栏目列表
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让课堂返璞归真(九月份学习材料)
发布时间:2015-10-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庄小芬

 

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让课堂返璞归真
——从几则案例中受到的启示
(九月份学习材料)
一、问题呈现
老师们都清楚,我们的课堂是用“课文”来教“语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仅仅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课堂中以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为中心展开教学,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渗透着“蜻蜓点水”式的语言文字学习,重情感、轻语言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对人文性较浓的文章,更是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现状:
1.注重课文内容,在感悟人文内涵上花大量时间。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课上教师这样问学生:“文章写了什么?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等学生把这些问题上完了,某一部分的内容也算是上完了。看似一堂热闹、花哨的课,实则只了解了故事的情节,感受了人物形象,明确了中心思想,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并没有学会哪些技能,而一些人文性较浓的课文,如《巨人的花园》《给予是快乐的》《触摸春天》等,很多教师更是把目光指在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上,于是语文的情感味道越来越浓。
2.忽略能力训练,在言语的智慧技能上关注不够。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轻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忽视学生原有的基础。读了几年书,发现好多学生在写字朗读、阅读理解、表达写作等方面几乎没有多大长进,也就是说,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根本没有提高。另外课堂上,教师一般能够抓住那些能“表现事物特征”的关键词句去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往往忽略让学生感受这些语言在表达上的特色,迁移和运用更无从谈起。因此,学习语言成了一种形式,学生并不能真正从中学到什么。
二、问题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要在内容上兜圈子。因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而内容只是学习的副产品。所以,我们要努力把教学从文学性阅读转向功能性阅读,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言语智慧技能的训练,情节感悟应淡化。
当然老师在上课前还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好好想想这篇课文自己要教什么?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有力保证。只有把每个言语实践点的设立都建立在充分把握学生学情和年段特点上,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努力践行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删繁就简,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从几则案例中受到的启发:
(一)找准个性表达,学会语言的迁移运用。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必须挖掘每个例子的个性特征,即个性化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体察、领悟例子的个性特征上,吸纳例子的点睛之笔;以例子为桥梁实施迁移和变通,明白文章是怎么写的,更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我在听了沈大安老师的讲座后,郭初阳老师《鸟的天堂》第一个版快的设计使我受益匪浅:
“鸟的天堂”里有没有鸟?——场面描写的格式练习
第一步是朗读练习: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声,到处都是影。的,的,的,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第二步是背诵练习:很快地这个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不宜过多地作分析,把优美的文字肢解得支离破碎,应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以读代讲。郭老师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就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想一想“鸟的天堂”里到底有没有鸟,再找一找跟鸟有关的句子,接着读一读、背一背课文中有个性化的表达。这样的训练可以避免零碎的串讲而破坏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在读中深切感悟到了作者细腻、生动的描写,感受到了“鸟的天堂”不但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它们生活得非常自由和快乐。
一般我们老师教到这里就止步不前了,而郭老师秒就秒在还有下一步的迁移运用。
第三步的运用练习:很快地这个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学生这样写到:很快地这个 沙滩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人 声,到处都是 人 影。 男 的, 女 的, 老 的, 少 的,有的 在嬉戏 ,有的 捡贝壳 ,有的 在做沙雕 
……
我们老师往往在多次解读教材后仍无法把一篇课文当成某一种语言现象的教学例子,而郭老师就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根据文本语言的特点,运用文中的句式写自己熟悉的场景:这场景不再是树林了,里面的事物也不再是鸟儿了,状态变了,动作也变了。看似简单的模仿练习,其实学生在迁移时已经内化了文本语言,学会了举一反三。因为文中的句式就像一个篮子,在这个篮子里面,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放进去任何东西,想不到在郭老师的课中语言技法的传授竟能如此简约自然。试想,这样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会不高吗? 
当然老师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对课文一些特殊化的表达要有敏感的捕捉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课文这个例子,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和附籍,在课堂教学中扎实落实“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新课标理念。
(二)把准学生基点,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来的状况去进行教学。”但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忽略了这个现实,或高估学生的能力,或把学生想得太无能。“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为主题的宁波市基础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中,刘充老师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力足生本,让学生学习语言的目标更加有效地得到了落实,下面列举其中的两个片断:
片段一:锁定病情语句,明确词语的比喻义。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小钱急需骨髓的句子,(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 
2.学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3.这句话中的三个词语“凋零、含苞、绽放”,它们原来都是用来描写什么?在这里还在写花吗?
请学生思考这几个词语原来分别指什么?在这又是指什么?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说一说。
4.小结:作者用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来比喻小钱年轻的生命即将结束。读着这个句子,心情不由地变得沉重了许多,让学生带着这份感情来读这句话。
5.背诵句子。
这样有比喻义的词语,在四上选学课文《真实的高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让学生直接说一说文中“凋零、含苞、绽放”等词的比喻义,是完全可以达成的目标,而这样的理解、背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喻的精妙,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埋下了伏笔。
片段二:学生读中感悟,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1.出示课文第一段。小钱的病情是如此严重,可是课文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告诉小钱的病情,而是有这么一段文字,请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段话在写什么?(学生回答,这一自然段是在写杭州早晨美丽的景色。)
2.这段话描写的是小钱当时所处的环境,老师点明这是一段环境描写。
3.让学生美美地读这段美丽的景色。
4.这段话好像跟小钱的病毫无关系,但不能省去,为什么?(请同学们把1、2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不能省去?)
5.交流后板书:衬托
6.男女生合作读句子,感受衬托作用。
新课标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文中的环境描写就是衬托了小钱的不幸和痛苦,也衬托出了台湾青年的无私和伟大。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之前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刘老师在这里进行教学,可以说是很好的找准了学生的起点,为感悟文本的精髓做好了强有力的铺垫。
我们在教学时,就要走“学路优先,以学定教”之路。要像刘老师一样从师本走向生本,充分认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解读文本,并以学生的认识基础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围绕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并展开教学,实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经常站在学生的基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实践,那么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将会大幅度提升,语言技能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三)整合教学内容,全面提高语言文字运用。
《2011版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时,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记得于老师曾说过:“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他就把课堂教学整合成这三块内容:
一看于老师教写字。这堂课中于老师在检查预习和新授环节都安排了写字教学。在教学“帽”时,不但指出了写这个字时的注意点,还给学生讲解“帽”字的演变过程;教学“啃”时,不仅大力赞扬写得特别好的同学,还委婉地指出了应改进的细节……课堂上,他这样点拨到: “这位同学肯定学过书法,要不怎么能写得这么刚劲有力、四平八稳呢!”、“啃,用力过度,啃歪了,我给他整一下容。”……就这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对比。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不但写好了字,而且又悟着了门道。
纵观我听过于老师的几堂课,每一堂都留足时间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我想这与于老师酷爱书法有关,更与于老师深谙语文学习的规律有关。学语文,一定要传承中国的汉字文化,把字写端正、写美观,这是根本。
二看于老师教朗读。这堂课中,于老师没有让学生朗读整篇课文,而是让学生好好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件事。抽读,师生合作读,师范读,在读中孩子们看到了作者快乐、自由、美好的童年,还深深感受到了祖父的慈祥与宽容。文中爷孙俩的对话比较难读,于是于老师一会儿演爷爷,读得缓慢、低沉,一会儿演孙女,读得滑稽、可爱。在这样的反串示范中,学生们深深被感染了,朗读自然也就到位、有情了!读到有趣处,学生、于老师、听课老师都笑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于老师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富有磁性。因此,他的示范朗读就更有实效性。
于老师是把课备在心里,把学生装在心里呀!因为心里有学生,想着要自然地引着孩子读好,所以他的课就上得特别舒缓、特别亲切,他的朗读指导也就特别的实在、到位。
三看于老师教习作。课堂最后的环节,于老师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一边写,老师一边提醒要注意分段,要把字写端正,所写的事例一定要突出有趣两个字。指导交流完毕。于老师出示了自己所写的童年趣事,让学生评评“你认为老师写得趣事,哪一点值得大家借鉴?”于是,老师与学生开始再一次平等对话。学生在欣赏、评价老师下水作文的同时也把老师的优点消化、吸收了,这无疑是在一次次地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记得沈大安老师曾经说过,听说读写都是语言文字运用。于老师就在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叶老先生曾说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的确,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中一定要多些“形式”,少些“内容”,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就让我们在教学中努力找准文中个性化的表达,正确把准学生基点,学会整合教学内容,使“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使语文课真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