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十二月份学习材料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叙述,其中有一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的论文就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从“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用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语言医生’”、“阅读教学中要把‘写’挤进去”、“将语言积累落到实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是怎样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叙述,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把这句话概括一下就是“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文实践呢?听、说、读、写、背、理解、体验、感悟等都是语文实践,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语文实践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背、理解、体验、感悟能力等。下面我就把自己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这一点的体会简单谈一下:
一、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这是借用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话,因为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的确也是这样感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先请大家来看一个课例:《詹天佑》一课中,写到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为解决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陡的困难,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课文在这一段叙述火车怎样爬坡时头绪比较多,表达不是很清楚。我在教这一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看看火车是怎样爬坡的?读完以后,正如我预设的一样,学生大多数都没读懂。怎么办?没关系,我早有准备。我出示了精心制作的课件:屏幕上,一列首尾各有一个火车头的火车沿着“人”字形线路的一条铁轨朝西北方向开,到了青龙桥附近,火车就调转方向,顺着“人”字形线路的另一条铁轨朝东北方向开去。课件看完了,我问学生“懂了吗?”学生齐声回答:“懂了!”。课件做得十分精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对学生理解这段课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也一直以此设计为荣。可是有一次无意间听到支老师的一段讲座,正是在批评对这段课文这样教的危害:学生懂了,是按照什么途径,通过什么方法读懂了?学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琢磨、推敲读懂了,还是靠看图像看懂了?显然是看懂的。试想如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非语文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那我们语言文字的学习又在什么时候进行呢?是呀,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推敲中读懂课文,这才是语文的手段。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位特级教师所说的,现在的很多语文课都上“肿”了:(1)补充的资料多于课文的内容;(2)大量的媒体演示;(3)花哨的小组活动。使语文课本末倒置,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那以后,我记住了这句话“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并将它作为我进行教学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我学习语文不能离开语文实践。
二、用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立学以读书为本”。“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琅琅”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在小学阶段,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语文实践,朗读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正确、流利、有感情”就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标准。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识字识词识句,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解感悟表达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方面,我常用的是以下两种方法:
1、范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范读是一种最简单最实用的指导朗读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要大段大段的范读,因为这样不仅侵占了学生的读书时间,而且学生也记不住。学生哪一句没读好,哪一个词没读好,就范读哪一句哪一词,学生一学就会,效果非常好。当然,要范读好,作为老师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认真地朗读课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用体态语言示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教师用神情、身体尤其
是手势来示意学生哪个地方读重,哪个地方读轻,哪里要拖音,哪里要停顿,效果也是很好的。
通过长期的朗读训练,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有的学生不写错别字了;有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有的学生作文越写越好了,更让人兴奋的是,班里读书好的同学越来越勇敢、自信了。这些难道都是朗读的功效吗?应该没错的!学生通过朗读,有了丰富的语言存储,他的识字、阅读、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通过朗读,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人物品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应注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不宜在要求上整齐划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我的这种做法是不是有悖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呢?在教学中,有的同事为了符合这种要求,甚至认为学生怎么读都是对的,读成什么样都行,而且还冠冕堂皇地戴上“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的高帽子。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情感主旨,而教师的指导正是带领学生把握课文基本的感情基调。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生在课文个别的地方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是允许的。如我在讲《陶罐和铁罐》时,全文的感情主旨是陶罐谦虚而铁罐傲慢。文中有一句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我让学生自己朗读,然后说说怎样读才能读出铁罐这种傲慢的语气。结果,学生的朗读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你”是陶的,怎么敢碰我铁的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敢”,说明陶罐子没胆量,不敢碰我。)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碰”,意思是碰不得,一碰会碎的。)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我”是铁的,怎么能碰我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陶罐子”,表示对陶罐子的轻蔑、嘲笑。)
三、语文教师应当是学生的“语言医生”
下面是我摘录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骨碌”除了能说明眼珠转动,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谁能用“骨碌”说一句话?
生:天亮了,小张擦擦眼睛,从床上骨碌爬起来。
师:“骨碌”这个词用得很恰当,这里形容起床的动作相当快,可是“擦擦”用得恰当吗?换什么词更合适?
(一时无人举手)
师:一觉醒来,还有点睡意,于是用手——(徐老师用双手在眼睛上作揉的动作)。
生:(恍然大悟)换个“揉揉”!
师:对!早上睁开眼,一般情况下眼里是不会有什么的,擦什么呢?
(生笑)……
读到这里,我暗暗地佩服徐老师。换上我,是断然发现不了“擦擦”用得不当的。因为,我以前在教学中只是注重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
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学习,而不太关注学生在发言时用词是否恰当、准确。看了徐老师的课堂实录后,我明白了,好的语文老师的确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语言医生。为了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说、写能力,教师就必须像高明的医生一样,敏于发现,善于纠正学生说话、作文中的语病。于是,我便开始注意专心地听学生说话,不漏掉一个字,尽量不放过任何一种语病。批改作文时全神贯注,把不流畅的语句给予疏通或标上记号,让学生自改。经过两年多来的训练,全班学生在发言和写作时语病明显少多了。当然,我也知道,语文老师要想成为高明的语言医生,条件当然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敏锐的语感。如果没有敏锐的语感,就压根儿觉察不出学生表达中的语病,正如庸医没有丰富的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就诊断不出病人的疾病一样。所以,我平时就注意多读书报,背妙文佳作,经常写点东西,以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我坚信,这样坚持下去,再加上我高度的责任心,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语言医生。
四、阅读教学中要把“写”挤进去
一直以来,很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觉: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繁琐的分析和师生问答式的对话,而读书少、思考少、写的少。尤其是写,几乎没有。学语文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而“写”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为学生进了学校,就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的,不读不写怎么能行?而且,说和写的确还是有差异的。记得我讲《海上日出》时,讲到日出之前,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我问学生:想象一下,此时眼前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象?有一个学生说:“转眼间,天水之间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几乎把远处的水和海都染红了。”几位学生发言后,我请学生将自己想象到的情景写几句话,这位学生是这样写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染红了天,染红了海,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写得多美,学生在写的时候明显是经过了思考,对说的内容进行了加工,才写得这样形象、生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理解“饱经沧桑”这个词时,我没有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没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而是请学生写一段话描述一下饱经沧桑的脸是一张怎样的脸;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讲到人们坐着小艇去干各自的事情,我启发学生:除了课文上写的,你还能想到威尼斯的人们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呢?请写几句话;教学《将相和》,课后安排小练笔:你喜欢文中的谁,请说明理由……学生在写中获得了成就感,发现自己还挺棒,越写越爱写。我也是认准了这个理儿,所以,我教每篇课文都尽量安排写的内容,课后的小练笔更是不会放过,像做一次小作文一样精心指导,认真批改。
五、将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言哪里来,语言
靠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贯比较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背诵积累。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比如“古诗”、“成语”,班里开展了“每周一诗”、“成语擂台”等语文实践活动。利用活动课进行“古诗背诵比赛”、“成语接龙”、“趣填成语”、“我来教你学成语”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学生们都以向别人推荐自己知道的古诗、成语为荣,并自觉积极地在课下积累古诗、成语;对课本中一些美文,我会和学生一起有表情地朗读。还利用排演课本剧,摘录好词佳句等多种形式来和同学们一起积累。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2、不动笔墨不读书
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量,我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提出每篇文章的学习都要积累语句要求。我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让他们学着给课文做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批注,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疑问及收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在文中记录出来。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课中专题批注,针对课文内容,教学中引导围绕教师设计的专题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疑点、难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让学生再做批注;课后拓展批注,学生学完课文,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学是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此时再做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扩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如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学生所作的批注很有深度和广度。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多么凄惨啊!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社会上仍有些人乱砍乱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让我们共同来呼吁:保护绿色家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这样坚持做了一段时间,尝到了“甜头”,记读书笔记的兴趣更高了。
3、鼓励课外阅读。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明白这一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配合教材,我会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课外读,学生自己看到好的书籍或文章也可以拿到学校来推荐给其他同学读。但碍于学生家长整体素质和学校周围大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做得都不能让人满意。但我仍坚持不放弃,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视读课外书。
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贵有疑”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公认的。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思想没有波澜,不能提出问题,那就不能叫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学生很重要的一种阅读品质,而阅读品质是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问题。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基本模式概括一下不就是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向老师质疑,向课本质疑,向同学质疑,同时你也会发现,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有时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对于课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思维敏捷,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例如非常容易的,一看课文就明白的,在学生提出后就让其自己看书解答;问题与课文关系不大的,可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并告诉学生放到课后解决(这里要强调的是课后一定要解决);对课文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特别表扬“很会提问题”,并鼓励其他同学学习。提的问题要跟课文中心有关,要有研究价值。也许刚开始,学生还不太会提问题,但一定要坚信,只要你按照这种方法坚持下去,学生就一定会自己发现并提出很好的问题的。
毛主席有一句名言:“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只有把语文实践能力放到语文实践中去培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支玉恒课堂实录》 《教海漫记》
《于永正文集》 《教育学》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