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十月份学习材料)
发布时间:2014-10-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庄小芬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十月份学习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 想必就是所谓的“语感”吧。
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
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寻求语感培养的途径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论点如下:
(一)、激活生活体验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 
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活体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道:“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于是我问:“这里为什么要用‘挪动’,而不用‘移动’呢?”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动”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动”要比“挪动”的幅度大。用“挪动”写出了邱少云为了遵守作战纪律,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熊熊烈火中连哪怕一点点的挣扎也没有过,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用老师的告诉代替不了的。
(二)、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
“读”是在语感学习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有多种,如范读、配乐朗读、移情读、想象读、竞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我根据文字浅,感染力强的特点,采用“寓讲于读”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以范读来激发学生的感情,当我读到“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我再也受不住了!……”的时候,语调凄切,眼含泪水。再往下读“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时,我声音嘶哑,泪珠滑落,正如文中所写凡卡此时的神情动作:“拿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才继续往下读。此时,学生从我的范读中进入了文中的意境,仿佛看到了凡卡恳求,泣求到濒临绝境而跪地哀求的凄惨形象。学生们竟无法自制,抽泣起来。范读完,我等学生的心情稍微平静下来,就言不絮烦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把凡卡断断续续写给他爷爷的信连起来自由朗读,加深体会。最后我指名朗读,检查效果,许多学生都能从听到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了教学目的。
2、配乐朗读。音乐,能以其独特的节奏、韵律波动的美,打动听者的心。在阅读教学中,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读课文。例如,在教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播放《月光曲》的音乐。音乐和课文的意境有机地连结在一起,同时也连接着学生的情感。在理智得到有益的启迪的同时,情感得以渲泄、升华。艺术的美、语言的美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3、移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个体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做到作者、读者、教者的情感交流。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情感,有了相当认识后,教师不用花大力气指导学生朗读,把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出来。
例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写雨来遭受鬼子挎打后,“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你看,血珠往下掉还会“溅”起来。一个“溅”字,使人活生生地感到雨来流血之多。一个在日寇的残暴行为面前坚强不屈的小英雄形象跃然脑际,从而激起学生对鬼子的憎恨的情感。所以,我们把心中的感情移到具体、生动的课文里,就会充分地发挥其形象和情感的感染、熏陶作用。从而有利语文课思想教育收到实效,充分发挥熏陶感染的作用。
4、想象读。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准确而又迅速地抓住关键问题,运用语言的呈现的表象,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再现描写的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所描写事物的理解,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一个比喻句“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准确而迅速地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如:“数不清的青松、白桦树……”表示树多,“几百里连成一片”表示林广,进而产生想象,连绵起伏的群岭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几百里连成一片,多像大海里绿色的波浪;风吹树林,林鸣谷应,那声响多像大海里喧腾涛声。这样,学生就从林海的形、声、色三个方面去领略用“绿色的海洋”比喻小兴安岭的树林,多么形象而又贴切,同时敏锐的语感也就蕴含其间了。
    5、竞赛读。运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在默读、朗读时会主动地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不但非常自然地实践了语言学习,还培养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若老师再用一些风趣、幽默、灵活、巧妙的语言,则更能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美的体验。
以上是的朗读方式仅作抛砖引玉。当然,朗读方式远远不止这些,自由读、齐读、品读、角色读方式,只要运用得当,都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感悟和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读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绝伦,抒发情感的恰如其分,表达方式的匠心独运,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 积累内化,迁移表达
古人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从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悟中读,读中悟,还要重视背诵指导积累语言,教给背诵方法,如抓“支撑点”指导背诵,想象背诵,录音背诵,使学生能够意到笔随。同时注意迁移运用,语感作为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它的特征是迁移,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为迁移而教,为应用而教,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进行一切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