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语文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九月份学习材料)
发布时间:2014-10-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庄小芬

 

语文教学中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九月份学习材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的重要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的、最快捷的工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语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核心。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言语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教育目标。可见,言语能力培养之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依托教材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提高言语水平。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表达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完全遵循这条规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一条捷径。如一位教师教学《尊严》,在两节课中,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地与文本对话,短短八十分钟时间里,至少读了十几遍课文。在读中层层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在读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将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教者从“整体把握”到“品析感悟”再到“综合实践”,三个环节紧紧抓住语言这根线,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精神熏染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掌握好整体语言教学与局部教学之间的比例
       整体语言教学强调在教师启发下应先让学生理解整体或大类,然后逐步掌握局部或小项的教学内容,以便利用语言情景和上下文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各项技能;或是了解总体概况在前,掌握细则内容在后,如类同于学习一篇文章时先泛读理解再精读掌握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为了整体教学而一味开展表演式的整体活动,忽视或没有安排足够的局部基本操练活动,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合理掌握好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在初级阶段,局部活动比例应大于整体的比例。这样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提高言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创设运用言语积累的契机。
        1、精心创设“说”的环境。说话是对语言材料的一种使用,它能让学生一方面,运用积累的语言,另一方面,进一步积累语言。其实说话的过程就是向“材料仓库”提取材料、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训练时机无时不有,如:课前五分钟演讲训练,学生每人一次每天按座位顺序轮流演讲;每周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词语接龙、名言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激发用言语表达的兴趣和渴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达到了巩固平时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教师在课堂上应最大限度地引发说话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说话训练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创造恰当的说话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学生形成说话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进行各种交际,展开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去年底,我市下了一场近年罕见的大雪,学生在课堂上兴致勃勃,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描述一下窗外的大雪。学生们高兴极了,纷纷举手发言。描述完雪景,我又抓住机会让学生来互相评价,结果学生抢着回答,这堂课虽然与我事先计划完全不同,但收到的效果极佳。同时应该注意,说话训练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着优生活跃,差生沉默的状况,少数学生成了“发言专业户”,表达能力愈来愈强,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为改变这一局面,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提高说的能力,我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说点,其他学生可以自己小声说,也可同桌同组互相说。
         3、巧妙设计“写”的训练。
        常言道“听不如看,看不如写”。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常练笔,做到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片段与成文相结合、自由练笔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训练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使学生把积累的语言材料转化为特定情境中的语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能力。
        4、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从广义上说,是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和大自然的大课堂,学生应走出教室小课堂到社会和大自然的大课堂学习,如把小课堂里学到的歌曲、会话和故事等知识运用到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中去,例如平时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交谈,举行形式多样的表演活动,参加比赛等等。在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的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热切而又合理的期望和不断鼓励以及正面反溃。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主,通过有意义的课堂内外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这样,既有力的培养了学生的说话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根据这样的思想,课堂教学在重视人文精神熏陶的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言语发展水平和结合课文的特点,在课堂中设计好最优化最合理的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发展语言、砥砺思想,让语文课回归语文,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强调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而知识要转化成能力,必须要有语言训练环节的介入和支持。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语言训练,遵循教学原则,大胆地去开发和挖掘课程资源,在课堂中设计好最优化最合理的语言训练,我们的语文课程就会充满智慧、充满活力,师生、生生就会在广阔的课程空间里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现师生生命的更大的课程价值,使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全面的提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