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季如松 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4-06-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曹娇

面对人工智能,教师的自我智能与升级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季如松

人类正在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有关人工智能的预言、讨论铺天盖地,催生众多不同的视角和声音,但有一点却是共识:未来很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不同程度地替代,包括翻译、律师、护士、记者、作家,以及绝大部分体力劳动者。教师的地位晦暗不明,若隐若现,是否会从人类社会的职业榜中消逝,尚未形成定论……

不管怎样,人工智能与教师的相遇,已经不可避免,在此前提下,教师首先应该正视这种趋势以及在这种趋势对当下教育教学产生的影响和改变。我们应洞悉:人工智能将为学校、为学生的学习、为课程与教学等带来什么变化,以这些变化为前提和依据,再来聚焦教师是否能够在这些变化面前有所作为,以及如何作为。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和改变

1. 人工智能改变了育人目标。

教育必须回归人性本质,必须褪去工业社会的功利烙印。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的记忆外存和思维助手时,学生简单地摄取和掌握知识以获取挣钱谋生技能的育人目标将不再重要。教育应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力,帮助学生在新的社会就业体系和人生价值坐标系中准确定位自己。

2. 人工智能改变了校园环境。

未来,校园环境信息化将向更高层次的智慧校园迈进,各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无处不在。校长、教师、学生不知不觉已经镶嵌到有形的校园物理空间和无形的虚拟数据空间中当学生踏进校园就可以完成签到,离开校园自动告知家人,进入教室多媒体设备已经开启,身体不适发出报警求助,上课开小差收到友情提醒,练习测验后生成学情分析报告……校园看上去还是那个校园,却充满了人类的温度和智慧。

3. 人工智能也改变了教师角色。

有专家指出,创意工作者”“人际连接者复杂模式的判断者这三类人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教师这一职业同时满足这三类人的特点,因为教师必须适应变化的教学政策和教学环境,面向不同性格特点和需求的学生,处理多样化的教育教学问题。所以,人工智能并不能轻易取代教师这个职业。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可以从低附加值的简单重复工作中自我解放,从而更加专注于构建和谐稳固的师生关系和促进学生全面长远发展。

4. 人工智能对学习范式进行了巨大改变。

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快速发展,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人工智能不仅能从知识关联和群体分层方面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推送学习建议,更能从大脑思考方式、个体性格特点、所处环境特征等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方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如今未来已来,对于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要在姿态方面迎接未来、在态度层面正视未来、在认知层面读懂未来,更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管理决策、教人育人等实践层面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最根本的变化,学校不再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而是真正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准备的。面对这种趋势,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采取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工时代。

一是教师要提升人工智能素养。要想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包含人工智能知识、人工智能能力和人工智能伦理在内的人工智能素养。

二是 教师要转变教学关系取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转变。相应地,教师也要将教学关系取向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从而深入践行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化、终身化。
三是教师要实现,虚实跨界融合。当前,人工智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虚拟教学环境和现实教学环境的融合种是在学校教育场域中利用人工智能设备辅助教学,借助人工智能的不疲劳属性和信息广纳特性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另种是利用人工智能营造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情境,开展超越时间、空间的在线学习,让虚拟场景中的学生能够获得与真实场景中的学生相同或无限接近的学习体验。四是教师要主导人机协同发展。就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来看,需要始终坚持教师智能对机器智能的主导与应用,追求机器智能对教师智能的补充与延伸。

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关注学生,减教学负担,也能借助课堂智能分析系统精准轻呈现课堂教学的亮点与不足,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善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能够为教师工作提“质'减“负”。
    一是助力精准备课。
    备课是有效教学实践的预演,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性准备环节。人工智能的融入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备课效率。例如,智能备课系统能够帮助教师实施学情调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兴趣点,教师能基于数据分析得出学情“ 诊断报告单”,更好地实现“以学定教”。智能备课系统也能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推送优秀关联资源给教师。
    二是实现差异教学。
    课堂中,学生个体差异与班级集体授课是-对结构性矛盾。集体教学可以高效实施规模化教学,但却无法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引入智能导师系统,可以辅助教师为学生提供差异化指导。智能导师系统与学习者交互,通过对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学习者类型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学习路径和学习策略,为教师减负的同时实现因材施教。
    三是帮扶个性辅导。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纸笔作业批改是一项很耗 费精力的任务,难以进行细致深入的辅导分析。智能测评系统不仅能够减轻教师作业批改负担,还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辅导。
通过自动批改、分析错题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薄弱点,还能够基于分析结果为学生智能配题、个性化推送拓展资源,弥补短板,发展长板。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还能为学生提供大规模的个性化“苏格拉底式”智能问答服务。
    是推动育人综合评价。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够赋予教师崭新的洞察力。智能技术的加入优化了教育数据采集,可以伴随式采集教学行为类数据、情感类数据、思维变化数据等多模态数据,从而为我们提供多维度、多视角的评价,使得教育评价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从固化走向增值,丛基于结果的评价走向基于过程的评价,单一的学科知识评价走向全面的综合性评价。
    总之,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需要,是贯穿其中不变的教育之理、教育之道。面对时代的变化,我们教师唯有进行自我智能,自我升级,以包容之心,创新之慧把新的事物融入到教育教学中,这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新本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