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万伟东读书征文:守护心灵,点亮心灯------读《活在课堂里》有感
发布时间:2024-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万伟东

守护心灵,点亮心灯

——读《活在课堂里》有感

万伟东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活在课堂里》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课堂的关系,以及我对待学生的态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这本书是一线老师们为什么坚守自己职业的真情讲述,每个故事都是一首打动人心的教育诗,教育者的人性之美在这些故事里熠熠生辉。有坚毅、有温暖、有柔情,同样也有失落、有迷茫、有困惑。然而,他们一路走来,毅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全力以赴。是什么给予了他们非凡的力量?一个信念定会在他们心中激荡:教育可以触及到儿童的生命与未来,可以让每个孩子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中,可以传递善良与美好……

一、教育就是,让孩子的学习像吃饭一样自然

人的学习有三个层次: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者,乃是天赋异禀,千人中难得其二三;困而知之者,身处困境却能奋发图强,最终否极泰来;而大部分孩子,则是学而知之,通过后天努力不断汲取知识,循序渐进。靠外力或意志力强制去学习的,往往不会太久,脑力和体力消耗必然大,坚持不住也正常。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张开双臂迎接学习的到来,像吃饭一样自然,像呼吸一样必不可少。它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追寻。既然说学习像吃饭一样自然,那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否也像吃饭?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大人喂给母乳或奶粉;后来长大一点,吃米糊或辅食,开始接触鱼肉;后来再长大一点,准备儿童餐具,让他自己动手试着自己吃;到后来,孩子自己会吃饭,菜肴跟大人差不多……可以看出,孩子吃饭,是一个由大人喂到孩子自己吃的过程,由孩子吮吸到咀嚼的过程,而且吃的食物也由奶类到米饭类的过程。这过程要好几年,但我们感觉不到漫长,反而是很自然的事。那让孩子学习,是不是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包括学习的方式和内容?让孩子在某个时间段马上读起厚厚的书来,岂不是反而有点奇怪?学习的方式是不是要先从听到读,到看?学习的内容是不是要从绘本到桥梁书,再到整本的文字书?

当我们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时,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像吃饭一样自然。就像《第五项修炼里》所说的那样,才会系统思考,体悟当下,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只要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只要愿意,时间会告诉你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教育就是,让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孩子也有很多类型: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是家长和老师喜欢的类型。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不静,该动的时候也动,但家长和老师一问他,他都能回答得清清楚楚。这种孩子有一定的专注力,大人不会感冒。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也静,性格内向,规规矩矩,家长和老师不用操多大心。还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不静,该动的时候不动。这种孩子,不大守规则,大人一般不大喜欢。

“静”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不急躁,沉得住气,这是孩子成长中要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静”的状态下,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或做事中。这时的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专注的“心流”境界,学习效率会极高。这种专注力是孩子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让他们能够在宁静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调节,让他们学会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动”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不能强制让孩子静下来。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无论是户外运动、艺术表演还是团队游戏,都能让孩子在“动”中释放压力,展现自我。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同时,还能让孩子在汗水中找到快乐,释放内心的压力。除了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和手工制作等也是“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当孩子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或者在手工制作中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时,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静”和“动”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静”的积淀,孩子就难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基础;没有“动”的锻炼,孩子就难以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活跃的思维。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让他们在“静”与“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让孩子专注于学习和阅读,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同时,也要为孩子留出足够的运动和娱乐时间,让他们在“动”中释放压力,锻炼身体。让孩子在“静”中培养专注力,在“动”中释放活力。在“静”与“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三.教育就是,遇事常让孩子自己决定

某名校的优秀生来母校看望班主任。班主任杨老师跟我同办公室。杨老师问他:你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是平时你爸对你要求非常严格?优秀生的回答出乎意料:相反,我爸倒是处处尊重我的意见,事事让我自己决定。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优秀生的话依然清晰地在我脑海里出现。是的,高明的教育,让孩子觉得凡事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的。越是自己决定的事情,越会主动去做。大人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和选择都不成熟,所以应该由大人来替他们做决定。然而,正是这种“替代决定”的模式,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和培养责任心的机会。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决定,我纵然有想法也没用。有的孩子因此就不愿去思考,不想主动去做事。没有主见,不会安排,还有可能长大成了巨婴。而家长呢,也可能吃力不讨好,经常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其实,孩子虽小,他们的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创造力。在家里,在班级里,都是一样,我们应该把他们平等看待,引导他们一起商量事情。他们自己的事情通过分析,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不妨经常和蔼可亲地来一句:孩子,你说呢?你觉得怎么做好?当大人与孩子的观点一致时,自然让孩子来决定。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价值。比如,在选择家庭出游的目的地时,如果大人和孩子都想去海边,那么家长就举双手赞成,并让孩子来决定具体的行程安排。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一份子,他们的意见得到了重视和尊重。

四.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几年前,曾在公交车站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爷爷带着小孙子在等公交车。爷爷背上背着孙子的书包,手里提着孙子的袋子,看起来有点吃力。小孩子无所事事,在车站那蹦来跳去,还跳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石头不稳定,摇摇晃晃,好像不小心就会摔下来。老人一边吃力,一边担心,让小孩子下来。小孩子不听他的,依然跳着。我笑着说,您把孩子的书包和袋子让他自己拿不就得了?是呀,背着书包,拿着袋子,如果还想跳来跳去,那就给他跳呗!自然,老人家也没有听我的。

身边的很多现象让我想到了古时候的“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别说扫地、洗碗、整理房间了。有人说,现在都有扫地机、洗衣机、洗碗机,甚至机器人了,还要让孩子学这些粗活干什么?您可不知道,这些衣食住行的基本能力,是可以用来磨炼孩子心性的,是用来教育的好契机。我不知现在教育的方向会往哪儿发展,但我想“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是不会错的。卡尔·威特说,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他还说,家长应避免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即使孩子经常把衣服穿反,也要耐心地教他如何给自己穿衣服。

聂圣哲先生在《养活教育》中也说过类似的话:“智商是天生的,优秀是教出来的。”要让孩子先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做家务,树立养活自己、靠自己立足社会的意识,然后才可以学其他的。很多教育者违反了这条基本规律,结果教育的层层遴选功能,让极少数成了精英,留下一大批“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得从离开大学开始学习,于是很多年轻人阅历不足,依赖性强,缺乏自理能力,甚至被称之为巨婴。

我们不说“诚意、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我们不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大部分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就足矣!下午,我听到一位同事富有哲理的话:不管你是做自己的事情,还是帮人做事情,到头来,受惠的还是你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留白”。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探索世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