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7年9月张凌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式”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丽峰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式”教学反思


 
一、初中物理系统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分析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巩固物理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活化物理技能、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习题教学几乎贯穿于物理教学的每个环节,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习题课、讲评,都需要习题训练加以辅助。但是很多教师在实施习题教学时都有困惑:习题课往往很难调动起同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认为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讲明了,但是学生脸上却是一脸茫然,课堂气氛沉闷,收效甚微;还有的教师明明做了充分的备案,选择了很有代表性的常考题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但是在考核评价时发现,讲过的题目出错率还是很高。究其根源,太多老师只追求将问题说清楚,没有深入思考什么样的习题授课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缺少理论系统深入的探讨,学生认为习题课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升。 
  
为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指的是在习题教学中处处体现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出题、传授的出发点都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通过分析、讨论、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从而爱上物理学习,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了传统习题课的劣势,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二、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把生活实例编进习题,及时巩固已学知识 
  
很多学生学习都是盲目的,不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实际用处,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曾经有学生疑惑的问老师,学物理有什么用呢?将来走向社会会有人出个物理题目让我解答吗?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与物理千丝万缕的联系,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背后其实都隐藏着物理学的知识,通过物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生存和生活技巧。例如家电己走进了每家每户,学生应该了解一定的用电知识和具备了解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生活化情境的习题可以设置成这样:目前新建楼房的供电系统已不再使用保险丝,而是使用自动控制的安全电路,当用电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电路会自动切断;如果站在地面上的人碰到火线而使火线与大地经人体构成通路,电路也会自然切断,以保人身安全。小玲家新居装的就是这样的电路。搬家后,她看到墙上的电源插孔是三线的,为了安装电视机,买了一个插销板,插在墙上的一个三线插孔中,然后把电视机的插头插在插销板的插孔内,但是接通电视机的电源时,室内所用的插座全都断了电,到配电箱一看,是掉闸了,是用电量太大了吗?把总开关闭合,换其他几个确保正常的用电器插到这个插销板上直至耗电只有15W的小电灯,仍然是这样。但是,把插销板插到墙上其它插孔,一切正常,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物理知识,更锻炼了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让对话使物理规律生活化 
  
学生对于熟悉的事物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和积极性,教师的职责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生活真有趣,物理世界真有趣。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走进课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他们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物理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让学生贴近现实生活找物理,让学生把生活常识提炼成物理,给新授的物理内容找一个生活原型,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源于生活,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感性认识,使文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进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性认识。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提出问题人人都会,但效果却截然不同,课堂有效的提问,能创设出好的物理情境,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例如我们遇到有关超市手推车习题时,可先让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进入超市研究一下手推车中的物理:手推车为什么可以随意改变方向?手推车在平地上推起来轻松,在倾斜电梯上为什么推不动了,也滑不下来?如果手推车内盛的物品很多,在倾斜电梯上会自动滑下来吗?这些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养成乐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的科学习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层层递进,并设计妥当的对话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讨论的话题能够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的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能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通过和老师对话中受到逐步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在一步步递进,同时又产生了知其然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了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