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第三阶段计划总结
发布时间:2016-01-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玲

 

第三阶段计划总结
1、组织各类培训,加强培训工作,对实验教师定期进行体育观念和体育知识培训,多次对体育委员和骨干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组织能力进行专题培训。
2、向教育专家咨询课题研究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明确了课题研究如何展开,研究人员的各自分工和职责任务,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如何根据实际调整研究计划和实施策略等具体问题。
通过学习和咨询,使课题组成员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做到实施之前就心中有数,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坚持例会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安排课程时就有意识的安排一节课,让课题组老师每周有共同的一节空课,以便于更好的参加每两周一次的例会活动。活动定人定时定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学习先进文章的、组织观看优秀课及相关录像的等等。每一次的例会都如实开展,给每位成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4、保证大课间有效的开展。
    在少年儿童中间,大多数孩子希望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但是长期以来,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在偌大的中国几十年竟没有什么变化。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势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日渐减退,从而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因此,改革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势在必行。
首先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其次, 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间操模式,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极大的丰富了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了我校几年来形成的创新教育特色。根据各年级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本校客观实际,我们在每天上午举行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并结合时代发展采用足球操形式进行,先集体进行足球操再以班级为单位散开自主练习。下午再进行一次2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以广播体操及韵律操《小苹果》进行,不仅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还培养了学生锻炼的习惯与积极性。
再次,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外,还能满足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实践证明,凡能高质量上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校风正、校纪严、学风活的学校。
5、撰写研究性文章或学习心得。  要求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至少写好一篇研究性文章或学习心得体会,研究性文章则由学校组织,择优参与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并在每学期每位教师进行各级各类公开课教学,及时参评及总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