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优化初中理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申 请 人 陈 丽 峰
所在单位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申请日期 2010年12月
审批日期
一、研究人员
课 题 组 负 责 人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科 |
工作单位 |
职务 |
|
陈丽峰 |
女 |
30 |
中学一级 |
化学 |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
无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职称 |
学科 |
在课题研究中人分工 |
||||
陈丽峰
张强
曹志芬
丁东伟
吴小伟
张凌
蒋丽萍
王琳
谢飞
孙珍 |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高级
中学高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中学二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
化学
化学
物理
化学
物理
物理
化学
化学
物理
物理
|
全面领导、负责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和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做好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与协调工作和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做好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与协调工作和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化学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物理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物理课外作业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化学课堂同步练习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物理课堂同步练习设计的研究
具体负责物理课堂同步练习设计的研究
|
|||||
二、课题设计 |
|
|||||||
(一)研究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 |
|
|||||||
当前,由于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不断重视,且又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再加上有些教师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是对教材中设计的练习进行机械性操作,缺乏练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为做而做”,重结果,轻过程。致使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优化作业的设计,也就是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并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典型性题目,让学生从作业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负担。将是彻底改变上述状况,达到“减负增效”目的的切实有效的主要途径。 在初中理化教学中,教师优化作业的设计是创造性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体现了“减负增效”的思想。通过作业设计的优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让学生看到作业的时效性和重要性,培养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学生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理,发挥个性特点,自主创新,主动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要布置学习解答过深、过难和过量的习题,以减轻学生负担。 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加强化学课堂练习和作业的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主要是着重考察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起到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还要考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适时地穿插安排,多选用难度不大,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补充,有它独特的功能。通过作业,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达到加深理解,综合运用,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因此,根据不同的栏目要设计不同的习题,通过习题的训练让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以形成正确的物质观、价值观。
(二)理论分析(有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本课题创新之处)
|
|
|||||||
1、概念界定:作业设计是指教师根据对本学科课程标准中学科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的正确理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针对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进行发展性学习而设计的明确的、基础的、发展的学习目标、内容、任务。所谓优化指加以改变或选择使其优良。 2、理论基础:经过优化的练习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综合性的练习模式。日本心理学家龙泽武夫讲得好:“新颖的刺激,趣味的刺激、矛盾的刺激,稍复杂的刺激。对于这些,儿童会瞪目而视,敞开感觉之门……即使伴有多少痛苦,也仍然孜孜不倦地探求。”
|
|
|||||||
(三)研究目标 |
(1)、作业体现分层性: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分成不同内容、不同标准、不同模式和不同分量的作业,也可以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分成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另外对作业的评价也要相应进行分层评价。 (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即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取不同类型的作业。 (3)、作业内容体现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
(四)研究内容 |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课程,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特征决定了其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应当大量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想、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在作业设计中,应开发多种形式的化学作业,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进而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设计作业时,要有机设计分层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作业的评价标准也要相应分层设计。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供学生自主选择。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单纯知识型的作业,布置一些应用型或探究型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写一份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报告。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则布置一些基础型、知识型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如背诵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性等识记性作业。这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体现了作业要求的自主性。 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设计或选择一组有层次的作业习题,让学生任选其中几道解答。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题。在学习“利用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后,让学生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关系来变形出题。学生只有通过模仿、比较、变化,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才能编出题目,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也暴露出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问题。例如某学生编的题:“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5克二氧化磷,求燃烧了多少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大家认识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原则”的重要性。 (2)、设计应用型作业,让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扣时代步伐,加强应用练习,促使主动思考。 应用“实际生活”学习化学:生活处处有化学,生活处处学化学。在学习化学式后,学生感到物质的化学式难记,很枯燥。可设计找物质比赛的作业:让学生回家找出家中的物质,并通过上网查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活动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多者获胜。通过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懂得:有许多物质的化学式很复杂,化学名称也很复杂,通常只叫俗名,如植物油、药品等;也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不能用化学式表示,如果汁、水泥、土壤等,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化学知识要联系日常生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生活难题。如鉴别矿泉水和纯净水;了解造成“红心鸭蛋”的苏丹红4号的化学组成和毒性;如何除去锅垢、怎样降低水的硬度;怎样除去冰箱里的异味;为什么禁用含磷洗衣粉?元旦晚会上化学魔术表演:空中取火----氯酸钾与浓硫酸的氧化性使酒精灯着火;水中起火----白磷在水中燃烧,秘密图纸----石灰水使酚酞溶液变红。更换泡沫灭火器药液时应注意些什么?制作简易净水器比赛,看看谁的净水器净化效果好。自制汽水,学酿甜酒,学蒸馒头等等。通过应用型作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创新思考 开放性作业是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信息”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和训练演绎、归纳、比较、综合等抽象思维,培养学生“推陈出新,举一反三”式的初步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多解练习”中创新思考:在学习了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道水的净化和水资源紧缺后,设计如下测验习题:你能想出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哪些防止水污染的措施?评分依据改成:“一种措施一分,多写一种加一分”,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还有食盐水与蒸馏水的多种方法鉴别;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 在“阅读理解”中创新思考:让学生借助报刊杂志、网络来学习,开拓化学视野,聚集智慧能量,激发创新思维。学生对分子、原子、化合价这些抽象概念比较模糊,不妨让学生去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那里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一目了然,令学生兴奋不已。有了自己的亲身参与,深奥难懂的分子、原子便会迎刃而解的。今年10月美俄科学家宣布,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并观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时间。他们通过设在俄罗斯杜布纳的U400回旋加速器实验设备,两次将许多钙-48离子加速,用来轰击人造元素锎-249,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也就是说,这种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为118,原子量为297。如果这次合成的118号元素最终得到证实,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将添新成员,它将排在氡元素之下。学生阅读后打开了眼界,提出许多问题:“新元素只存在0.9毫秒,即万分之九秒,造出来又有什么用?”“用轰击法是否还能造出新元素?我也想试试。”“还能发现质量轻的新元素吗?”等等。 在“总结规律”中创新思考:归纳总结的开放型作业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学完一章,让学生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归纳章与章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学生对原子、分子、离子理解不清楚,因此让学生从三者的概念、构成物质、化学反应中是否被分、电性、三者的联系等方面列表作比较。又如比较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三套装置的异同。通过对比学生会很容易理清相应的关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设计探究型作业,让学生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而探究型作业就是再现这样的认识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化学原理,通过化学实验,揭示内在的化学基本规律。 加强学科整合: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紧密联系,加强这些学科知识的整合,设计探究型作业。如认识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设计下列实验:将一定量吸干水的新鲜豆芽分别密闭在塑料袋和大口瓶中,于黑暗中放置12小时,然后进行下列实验1、用温度计测出豆芽温度,2、把塑料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大口瓶内。你会看到哪些现象?植物呼吸消耗了哪些物质?又生成哪些物质? 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让学生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学习化学家的思维方法,感受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转变学习方式。 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活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提示从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现象来设计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然后学生讨论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出有效方案,最后根据这些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课题研究的课题还有:①媒体报道食用伪劣腊肉会造成人中毒,伪劣腊肉是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淹制的,如何鉴别伪劣腊肉呢?②某同学晚上帮妈妈做饭,切完青菜就将菜刀放在砧板上,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菜刀为什么会生锈?如何防止生锈?③食品袋中的干燥剂可能是氧化钙,怎样鉴定它? 学习方式非一日养成,一时之功焉能转变。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水滴石穿杵成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实现。
|
(五)研究方法 |
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最优化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对该课题进行全面的研究。 1、调查法:在实验开始、过程中、结题时,均以实验对象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调查。 4、行动研究法:按照“设想——实施——反思——改进——总结”的步骤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本。 3、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论文。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课例、典型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进一步提出建议,促进课例发展。
|
(六)研究计划 |
本课题从2011年1月开始,至2013年1月结束,具体分以下几阶段: 1、准备阶段:(2011.1——2011.2) 围绕“减负增效”选择课题,学习理论,设计课题,成立课题组。 2、调查阶段:(2011.3——2011.5) 拟订一份问卷测试题,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理化作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理化作业,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的发展。 3、行动研究:(2011.6——2012.11) 按照“设计——实施——反思——改进——总结”的步骤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本,注重研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实践、反思、改进,得出结论。 4、总结深化:(2012.12——2013.1) 在全面总结、分析上阶段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调整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并展开新一轮的实验研究。
|
(七)预期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效) |
|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在“减负增效”思想的指引下,逐渐形成学案式的教学模式,以练习为载体,在理化教学过程中进行扎扎实实的探究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练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发展,提高科学探究水平,以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3、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过程。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成长,在研究中能有所发展。另外,也能使学校教研水平得到提高。 2、本课题的研究是对新教材作业设计的补充和探讨,是对作业设计与运用的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的实践探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对于作业的设计与运用的过程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形成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运用的方法与策略。
|
|
(八)推进措施(推进本课题顺利进行的具体措施) |
|
2、加强师资的培训。对课题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要求。 4、建立健全研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3、制定各学期的研究计划,确定每阶段的研究和实施重点。
|
|
三、评审意见 |
|
所在单位意见 |
区教育局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审定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
盖章: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