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效应
一天美术课,我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上课铃已经响过, 我发现还有几张座位是空着的。我早就听过学生说起校长曾走进美术课堂,原因是有人在课上随便讲话,根本不把青年教师在眼里。好你个家伙!今天又玩新花样了!
我走到教室门口,只见几个贪玩的孩子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向教室跑来。我当时火冒极了,这么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怎能容忍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我心想:一定要给这些孩子一个严厉的惩罚,杀鸡给猴看。
“报告!”“进来!”正当我气呼呼地准备狠狠地教训他们时,猛然间一个想法出现在脑海中:“何不以讲故事来惩罚他们,既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他们不伤自尊,不是两全其美吗?”“对,就这么做!”我向同学们宣布了我的临时决定,没想到同学们一致赞成,对于老师出乎意料的惩罚,几个孩子没有丝毫的准备,陷入了尴尬之中。作为老师,又不忍心看着他们在同学面前无地自容,随即给了他们一个台阶:“给你们一天的准备时间,明天的同一时间来讲。”几个同学心存感激,匆匆地走下讲台。我发现这节美术课,几个孩子听讲非常认真,课堂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好,课堂纪律也是前所未有的好。下课了,我和他们交谈,对老师的做法有何看法?一个同学说:“这样比严厉的批评更容易让我们接受。”这下我放心了。第二天,“惩罚”如期进行,效果非同一般。通过几周来的观察,我发现语文课迟到的同学少了,偶尔有人迟到,也是由于下课拖堂,或去厕所时间长,或到老师那里改题的缘故……不管何因,讲故事的惩罚雷打不动,不然他会编谎话来逃避惩罚。 后来,我把这个办法也用于其他各门功课,值日班长登记迟到人名,利用思品课或下午夕会课来完成讲故事,并且规定讲的故事不能重复,不能低于3分钟,要有感情,有动作。这样,我发现下课看励志故事的人多了,好像在为自己今后的迟到做准备,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次不迟到。既然迟到,就不能幸免,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同学们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懂得了道理,明白了事理。
一天,由于临时开会,我上课去晚了点,发现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我有点纳闷,叫起班长问道:“大家说什么呢?”“他们说老师迟到也该讲故事。”一听这话,我心想:反了你们,竟敢惩罚老师?又一琢磨,觉得有道理,不是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吗?老师就应该搞特殊?不,我要给同学起榜样作用,但为了不耽误这节课,我向大家承诺:“下午放学前我给大家讲故事。”没想到,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为了兑现承诺,下课了,我翻开《励志故事》,做起了精心的准备,为了不让同学失望,我一遍又一遍地试讲,一直讲到自以为比较满意为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