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雷夫老师,值得学习的榜样!——《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纪亚利)
发布时间:2016-12-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纪亚利

 

雷夫老师,值得学习的榜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纪亚利
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创造者;美国“最好的老师”;被《纽约时报》尊称为 “天才与圣徒”;《每日新闻》誉他为“当代的梭罗”…… 为什么他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带着这个问题,我拜读了他的作品——《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只运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三部分阐述了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第一部分:把教室打造成如家一般温暖的地方,以信任取代恐惧,时刻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让孩子爱上“教室”。第二部分:从培养阅读的习惯、写作、数学、自然、历史、艺术、体育等多方面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第三部分:介绍了孩子们除了基础科目,他们还看经典电影、听摇滚音乐、旅行、做义工、甚至表演“莎剧”等疯狂之举,让孩子迷恋“教室”。他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学习:
 
一、学习做一位有投入心的老师。
 “成功无捷径!”这是第56号教室的座右铭,也是雷夫老师自己行事的座右铭。他每天提早一个多小时到校安排学生们玩乐器、做数学题;放学后安排学生进行莎士比亚课程、看电影;每周末选几篇学生的作文打印出来并在星期一早上和学生一起交流语法问题等这些在外人看来根本没必要在非工作时间做的事,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他花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学习演奏不同的音乐;用自创的心算暖身、玛西·库克数字砖等方法让学生爱学数学;针对每部电影设计12-15个问题,要求学生用正确语法的句子一一作答;带领孩子们花半年的时间练习棒球的基本规则和动作;让孩子们花两个月的时间建造一座大型云霄飞车……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个职业,他把自己培养成全才型的老师。在他看来,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只有坚守自己的职业,投入和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让我们学习他,做一位有投入心的老师!
 
二、学习做一位注重过程胜于注重结果的老师。
雷夫老师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六阶段”: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小孩处于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他们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主修专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这使我联想到前几年播放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一个场景:虎妈的爸爸是高中老师,他为了让虎妈上名牌大学,逼着虎妈背字典,长久以来,虎妈练就了超强的记忆力。这为她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是虎妈却为此深恶痛绝,甚至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因此,在虎妈的爸爸用同样的方法督促外孙女学习考高分时,虎妈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惜闹僵父女关系也要提出反对意见。而虎妈在放弃自己高薪的同时返回农场,种植有机蔬菜,既实现了自己的田园梦,又收获了事业的成功。我想虎妈的行为已经达到了雷夫老师所说的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而不再停留在“我想取悦某人”的阶段。虎妈是成年人,她用自己的经历反映了她本身的品格。而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虎妈阻挡他爸爸插手她女儿学习的事,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雷夫老师在第六章介绍的“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然而,现今考试制度已经出现问题了。我们把过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考试上,导致孩子们对分数越来越冷漠。他建议我们思考:许多外籍学生要参加英语测试,以向学区证明他们能流利使用这种语言。而我们中国的学生现在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有的甚至更早。学生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每天至少一小时,甚至更多),平时考试也能考90分以上,可是,效果如何呢?我在教完字母让学生拼写“hello,h-e-l-l-o”时,学生拼的是“h(喝)-e(衣)-l(了)-l(了)-o(哦)”,学了两个月,只有一个字母读对了,其他都读的是拼音。我想,最重要的是拼音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帮助更大。而我们学英语又是为了什么?在与外国人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即使到小学毕业,学生也不见得会比在外国生活了几个月的小朋友要好。因为我们学的知识未必真的在他们的生活中用到,更多的却是学了这么久,大环境下,根本用不到。久而久之,都还给老师了。学了又有什么用?最可怕的是还要挑选小朋友参加故事表演比赛。想要获奖,大家都拼命增加难度,学生学得累死,教师教得累死,结果令人气死:因为当时好不容易学会的,几个月一过,运用不到也不复习,等于没学!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分数,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前段时间,有个平时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测验中得了98分,在宣布成绩时,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我们必须牢记在心: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让我们学习他,做一位注重过程的老师!
 
三、学习做一位会分享阅读的老师。
雷夫老师在书中写到:某日,他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刚好碰到大约20多名五年级学生吵吵闹闹地进来。那群学生大约在图书馆待了大概半小时。有些人跑去上网,浏览一些和阅读毫无关系的网站,有的则跟朋友聊天,还有些则在无人监督或指导之下随意找书看。那些孩子错失了大好机会,他们原本可以找到开启阅读乐趣的书本。
 可见,孩子们需要成人的指导,否则他只能被“平庸势力”所左右,浪费大把的时间。
记得在我外出交流的那一年,交流学校中都是外来工子弟,家里基本都有三四个兄弟姐妹,少的也有两个,这些孩子中不乏能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和养家的不易之人。学校当时联系了流动图书馆,每周三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带着一车书过来给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推荐适合孩子的图书。孩子们每到这一天都特别兴奋,早早就准备好上周看过的书,还了再借。有些孩子为了能尽快看完,白天看,晚上看,睡觉时还偷偷躲在被窝里看。阅读如果不能带来乐趣,相信孩子们也不会如此的废寝忘食!
雷夫老师在第三章中介绍:“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家长。对于这一点,我反思自己,作为家长,我觉得我做得不太到位。我女儿的幼儿园在上半年刚成立了“凡学图书馆”,通过系统可以借阅图书,不过图书馆为了管理方便,不允许小朋友进入,除了开馆时借了三本书,并在一周内读完,由于借还时间不便,到目前为止,我再也没有去借过书。不过孩子的求知欲很强烈,看什么都觉得很新鲜。平时在家买的书,到假期成了孩子不可缺少的玩伴。暑假时给她买了一套“揭秘”系列的书,在书店看时就觉得很有趣,回来一本一本陪着读,当读第二遍时,我就不大愿意了,她说:“妈妈读得真好听!”既然女儿夸了,也不好意思不读。到第三、第四遍时,她就找别人去读了,让我最感到新奇的是:她特别痴迷“揭秘农场”这一本,短短的两、三个月,她已经读了二十几遍!或许应了一句老话:“百看不厌!”这样想来,也就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一遍又一遍的看《红楼梦》,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红学”了!如果不是喜爱到极致,又怎么可能会这么做!这与从小就爱阅读是分不开的。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所以,让我们学习他,做一位会分享阅读的老师!
雷夫老师虽然没有得到应得的所有荣誉,但仍让我们以雷夫老师为榜样,努力做一位有投入心的老师;做一位注重过程的老师;做一位会分享阅读的老师。让我们时刻牢记“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努力改变自己,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位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创造出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