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读《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之反思
发布时间:2016-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季如松

 

读《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之反思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季如松
《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是魏书生老师的又一杰作,魏老师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教育的挚爱,对课堂的迷恋,他的教改创举看似普遍却隐含着难于超越的真理,时刻与学生平等商量的对策成就了师生课堂的辉煌,本书中魏老师依然沿用自己的表达风格,给我们呈现更科学、更精典的做法与思路,更给我们享受终生的启迪。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自然会关注魏书生老师是如何教书的。他用一句话总结为:“用自己的长处教书。”一句话就揭露了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去模仿其他老师的上课模式,甚至连教案也是照搬照抄。然而,“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内容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学模式也必定不同。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有的教师擅长讲授,那就应该把自己的讲授发挥到极致;有的教师擅长写,字写得很漂亮,板书设计也非常吸引人,老师自然应该发展自己写的长处,写得更科学、更艺术、更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那必然也能成为大师,因为模仿永远成就不了经典,摆脱不了“山寨”的宿命。
反观自身,自己有没有长处呢,是字写得好还是讲授讲得动听?原来,作一名教师也需要一技之长。所以,我觉得应该努力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在讲授、朗读或者写字等方面有所进步,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早日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属于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模式,早日摆脱“山寨”产品的标签。同时,也应该虚心地学习,全面发展自己,真正做到既博又专。
我常常有着这样的困惑: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到底有哪些好教。每堂课都有其重点和难点,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教授的。而魏书生老师在这个基础上有提出了在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他更喜欢从整本书整个单元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也会多征求学生的意见。这种教学的长远眼光值得我去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按部就班的确立每课的教学重难点。这种方式往往缺乏灵活性,同时也没有太多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除了讲重难点,魏老师还提到了要讲系统。在教学时,教师要吃透教材,钻研教材,要讲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利用这些关联,将它们联系成整体,并将这个整体告诉给学生。知识的系统性,是我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得比较少的,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篇一篇课文的教,忽视了知识系统性的存在。
语文教学,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和媒介,如果仅仅是教教材上的,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教师,不给学生讲教材,这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教师。一个教师,只给学生讲教材,这也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教师。那么,教材之外,还讲什么呢?魏老师说:“给学生讲一点名篇时文”,所以我就在班级里开设了阅读课,布置了读书角。魏老师说:“可以向学生介绍一点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所以,在我的课堂上经常渗透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阅读本书,我向魏老师学到了许多。同时,我也在想,语文的教学,重在阅读,阅读的指导,重在培养阅读习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关注了阅读习惯的养成。比如: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此,我在教室里布置了精美的读书角,由学生来管理,自己也推荐了很多数目,甚至还赠送了许多书与学生,每周都会抽出两节课的时间作为阅读课。可就是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依然不高,每当阅读课时依然有许多学生开小差,并未把注意力放在书本上来。显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靠老师的说教来培养的。所以,当下一次阅读课开始时,我拿上一本小说走进教室,坐在学生中间,也默默地阅读起来。无论周围有学生在发呆还是做着小动作,我都“置之不理”。每每有精彩的片段、优美的词句或是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我就大声在班里朗读,与学生们一起分享我阅读的快乐。一次、两次、三次……我发现班里不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更多的都开始专心地阅读,甚至有学生或许碍于老师在场,不愿分享,但却拿起笔或是摘抄,或是做批注。
总体而言,阅读本书受益匪浅,我想在闲暇之余,还会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本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