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2-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琴玉
读是理解语言的主要途径,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朗读作为一种主要的读书方式,在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朗读是一种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情的读书方法,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但是朗读并不是简单地将文字变成声音,教师必须正确地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趣入手,唤起朗读欲望。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在学生刚入学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朗读”,以及朗读的重要性。2.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在一年级时,我经常利用早读时间为学生朗读故事、古诗等学生喜欢听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喜欢上了朗读。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学生入学开始,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并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拼音读物,为了便于监督、检查,我为学生设计了“读书储值卡”,要求每周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这种方法得到了家长的肯定,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4.在班级里经常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范读引路,逐渐形成语感。
低年级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故事性较强,语句优美,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练习朗读。但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对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有感情地朗读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而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范读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有限,再加上日常口语的影响,低年级的学生在朗读常常会出现添字、漏字、读错字的现象。因此我除了要求学生读书时集中注意力以外,还采取了先范读的办法,让学生在听读中对课文先留下一个正确的印象,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在读的时候就可以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有些学生在朗读时,拉腔拉调,出现了唱读。这些错误的读法,对学生将来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影响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得正确、规范化呢?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低年级儿童的听力已经完备,对节奏已能分辨且能较好的再现。教师可以通过范读、领读、带读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什么地方该停顿,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轻声。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很难掌握。这时,教师可通过范读来指导他们朗读。教师的范读要具有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等,因为这些会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读好课文。
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朗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在教师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三、注重识字,扫除朗读障碍。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因此,教师要抓好识字教学,为朗读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识字是朗读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生字学好,才能把课文朗读好。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低年级语文课教学中很重视抓好生字教学。低年级语文的生字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读生字,另一类是会写生字。这两类生字都要求学生会读,读准字音,第二类生字同时还要求学生认清字形,能正确书写。教学时,我对这两类生字注意区别对待,把握侧重点。对认读的生字教学,我着重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拼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口头组词,了解字的含义。这样,确保学生不仅能够把每个认读生字的字音读准确,而且还要大体理解字的意思。对会写的生字教学,我除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正确拼读,把字音读准确之外,还进一步要求学生认清字形,能够说出每个会写生字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偏旁部首,笔顺怎样,同时教给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好看的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书写,把每个会写的生字字形记清楚。这样,学生把生字学会了,解决了字音问题,朗读课文的“拦路虎”就给扫除了。
四、技巧点拨,教给朗读方法。
我常给学生提出两个朗读课文的要求,一是读熟,二是读好。读熟当然是最起码的要求,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等。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教会学生预习课文,其中一项就是: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必须要先把课文读五遍以上。因为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一节课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检查到,所以“预习读”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才叫读好呢?我的理解是学生按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出课文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朗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指点朗读技巧,对于重点句子、段落教师要着重指导。如在《朱德的扁担》一文中有一句较长的句子“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对于这样的长句,二年级学生读起来较困难,于是我引导学生正确停顿和着重读的词语,如“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我先领读,再让几名学生尝试读,然后进行比较,明确读法,最后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练习,这样坚持下来,学生读书时就会首先考虑到读法,明确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问题。对于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技巧也能逐渐熟练的掌握。
五、评价促读,激励朗读情感。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课堂上,教师一句亲切、简单的“你真棒!”再加上眼神中发自内心的鼓励,在俗的表扬也能成为润物的春雨,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使学生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将朗读教学的目标、意图蕴含在评价之中,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用评价巧妙点拨,培养学生对朗读的领悟能力。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朗读情况一定要坚持评价,无论是个人读,还是全班读,都应进行具体指导,对于读得好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对于没有读到位的地方给予指正,并进一步加强练习。在评价时,可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使学生明确哪些地方没有读好,为什么没读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倾听他人读书的好习惯,对于朗读的评价能力得以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
六、角色转换,激发朗读兴趣。
分角色朗读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经常操练的一种朗读形式.跟普通的朗读相比,它更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诣在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低年级课文童话和寓言故事较多,这些课文人物个性强,语言生动有趣,特别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小鹰学飞》等。而且学生也特别喜欢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把自己扮演成其中的一个角色。分角色朗读,确实是一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但是,由于分配到角色的只是那么几个人,大部分学生只能读旁白,这部分学生就会撅起嘴巴,显得不高兴。因此,我觉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比全班性的好。第一,四人小组由于人数少,每人都能分配到一个角色,旁白由四人一起读,学生的参与性强了。第二,四人小组人数少,灵活,可以变换角色多轮练习。几轮读下来,课文就读透了。不过,这种形式要加强四人小组组长的能力培养。
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只要老师们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学生朗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当然,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只要老师们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在教学中采取科学的、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学生朗读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