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浅谈少先队员的后期管理
发布时间:2012-12-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琴玉

        初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科目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大,学习要求的提高,常常让一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更为重要的是,初一开始,学生进入青春期,从懵懵懂懂的无知儿童,过渡到半幼稚半成熟的少年,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既然如此,在这一阶段,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走过青春的困惑与迷茫,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本文拟从少先队员后期管理和初中班级建设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初中一年级学生虽仍是少先队员,但其心智已经趋向成熟,其教育与管理要更多的从成熟化的角度去给学生以尊重。但是,初一新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又具有较多的小学生的心理定势思维,班级管理上又要考虑到其半幼稚的因素,不能过于“成人化”的管理。 
  一、民主管理巧过渡,初中生活不陌生 
  “通过组织培养新人”,既是少先队的教育目的,又是少先队的教育方法。初一新生入校,教师新接手班级后,不要急于组建新班委会,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把班上的少先队干部组织起来,让他们来管理全班。同时,提醒学生,“你们仍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但你们是初中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行给小学的弟弟妹妹们带好头。”这样充分发挥了少先队的组织优势,增强少先队员的使命感,为其进入初中的心理过渡奠定了基础。 
  这之后,发扬少先队组织的自治功能,引导学生民主组建、民主选举、民主评比、民主监督、民主参与,让孩子们自己组织选出班委。这样的活动,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们的自治能力;少先队的管理自然过渡到班级建设,班干部各行其责、相互配合,班级也开始自主管理、有序运转。 
  二、自主活动重启迪,我的成长有快乐 
  自主自动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很多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十分活泼,进入初中后却“动”不起来。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进校后,利用学生还是少先队员的优势,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让队员自主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实施的活动。通过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在活动中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形成爱活动、争表现、勇发言、敢出头的积极氛围。
  在老师的安排下,队员们自主制定少先队活动计划、活动方案,自主选定活动内容,自己组织活动过程,自主进行活动评价,可以激起队员参与的积极性,使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先后开展“我是一名初中生”、“我成长我快乐”,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成长经历,为角色转变奠定心理基础;进行“男生女生”、“歌声嘹亮”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变化,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开展“我写我的名字”的签名比赛,“快乐男(女)声”等,让学生学名人签名,激发学生的成功渴望,秀自己才艺,展示多彩人生,使学生觉得学习是充满快乐的、成长是充满惊喜的。 
三、科学管理有学问,点滴细节见真情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学问。一个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初一新生如何管理,更是让头疼。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制度管理。少先队的管理模式在制度上略为欠缺些。为此,我们可以发挥集体的优势,让学生自己讨论班规,在民主气氛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己制定的班规,执行时学生更会主动地去维护和遵守。详细的班规,也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避免了班级管理的随意性。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在初一新生的管理中,除以制度管理,还可辅之以细节的教育和引导。因为小事之中往往流露出他们内心的想法,表现出他们潜在的问题和心理的隐曲。一个举手一个投足,如果细心留意,就能读出许多心灵秘密,找出学生出现的一些变化的症结。例如,爱带小梳子、小镜子的男生,往往有渴慕异性交往、学习有所分心的情况;喜欢大声说话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想寻求别人的注意和理解;如果一个爱唱爱笑的女生一下变得沉默寡言,那就需要家访一下,全面分析她的家庭变化、学习压力等情况,作出及时的处理。初中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之间,应“于细微处见真功,于无声处听惊雷”,从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小处见大。 
  四、思想教育重尊重,春风化雨润无声 
  在少先队员的后期教育和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客观冷静,踏实学习,摆脱幻想,追求理想,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学生,一个阳光灿烂的青春少年。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正面入手,积极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思想的“泥沼”。因为初中学生思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家庭的消极影响、社会的负面效应,学生的意识表现出多元化、具有强烈的反叛性。任何一件事情,即便是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都会引起学生误会,给教育带来种种障碍。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正面引导,摆事实,讲道理,疏通心理,调动积极性。决不可“和稀泥”敷衍了事;也不能一味的迁就,不讲原则。 
  当然,思想教育还要注意多角度切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应有暴骤雨式的激进,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也应有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同化;既应利用课内(早会、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应利用课外时间(如午休、课外活动、夕会课)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从小学到初中,既有对初中学习生活的适应,又要对成长过程的心理调整,中小学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初一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既要做好少先队的后期管理,又要重视青春期的教育,相互衔接、做好过渡。当然,学生管理和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我们唯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