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2-06-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蒋小红
综合实践课是与众不同的一门课程。学生刚接触这门课就深深地爱上了。为了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他们又是忙着四处奔波,又是忙着思考,又是忙着收集整理……看着学生忙碌的身影、看着学生发亮的眼睛、看着学生眉飞色舞的讲解。我陶醉了。教综合实践课时间不长,我也喜欢上了这门陌生的课程。因为它彻底地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研究思维。我觉得自己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在和学生共同成长。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门课程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源于学生,源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来自于学生周边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这需要老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出现“泛化”的现象,很多老师认为,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只要“信手拈来”均能成为课程内容。既然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一门课程,必然也有课程的一系列特性,也承载着独特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拈”来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因此,当我选择一个研究课题的时候,总要问问自己:学生们会喜欢吗?它适合小学生研究吗?这个课题学生有能力研究吗?在研究中能让学生获得什么体验?培养什么能力?我总是从这五方面来进行考虑。我尽量选择学生喜欢,贴近生活的主题让学生来进行研究、探索。这样做就大大提高了研究成功的机会。
二、重“做”,轻“教”。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头戏,活动则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尽管我和学生处在狭小的课堂天地里,但是,我依然可以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猜测、大胆地动手,大胆地提问,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觉得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只有自己做,而且做得兴致盎然,才会获得更深的体验,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样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一次次就有了质的飞跃。
三、重视指导,促其成长。
“有效”,是当前很多综合实践活动专家提出的一个重要名词。如果只放任自流,让孩子们高兴怎么玩就怎么玩,综合实践活动必会走向无效。在选题时指导学生,在制定研究方案时也要指导,在成果汇报时还要指导。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在从事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课程难以受到重视。社会、家长,不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上活动经费、学生安全等诸多问题的考虑与顾虑,学生动不起来、走不出去,学生没干劲。
2、实施模式较难把握。班级规模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兴趣存在差异,在一个小组里往往都会出现有些同学不参与或参与不够的现象,成为“旁观者”。活动小组的管理等方面未形成基本的管理规范和制度,随意性、自由性较大。缺乏科学、有序地小组分工和协作。
3、指导乏力。综合实践活动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教材,没有课标,只能靠我与学生去摸索、去实践、去研究、去开发,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实施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我习惯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的教学,往往单枪匹马,没有形成有效合力。我的工作量大,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我承担班主任工作,每天还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加上备课、说课、教研、政治学习、继续教育以及学校的其他工作,忙得团团转,在这门课上花的精力有限。
4、农村学校物质条件严重不足,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社区,还有走出校门开展活动需要的经费等困扰着我。物质条件的严重不足使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许多项目无法进行,一些活动的数据处理、现象的分析难以得到完整、科学的结果,只能停留在粗浅的低水平上,这样就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觉得综合实践这门课程很难把握,我希望此次培训,能多听一些综合实践课,多听专家的讲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