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3 生活就是轻装上阵,所依自己,快乐余音
发布时间:2016-03-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玲

 

生活就是轻装上阵,所依自己,快乐余音
——记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林海梅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
【摘要】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自觉、自愿的教学过程。本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关注终身健康为的目的的教学。因此,在工作中应积极思考,多动脑筋,努力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锻炼  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3)02—0262-0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一、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形成自觉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1999 年 6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的如下要求:“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当前大多数的小学生基本都明白为什么要参加体育学习,
但问题是,正确的学习认识并没有使他们真正产生积极的学习行动。一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由于重智轻体的社会环境,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影响了他们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所以,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感
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体育课才有感召力,学生健康的个性就会得到张扬。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也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教给他们平时熟悉的动作,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玩得起来,在玩和活动中掌握技能,发展体能,受到教育。如在投准练习中,如果每次练习都采用固定点让学生来投,学生兴趣就会减淡。如果组织投准比赛,看谁击中目标次数多的练习,“投空中移动纸板”、“地上滚动的球”等投准练习,课上就会出现你能我行的高涨气氛。再如跳绳教学中,如果让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去跳,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技能发展不一样,采用三种不同形式的分组比赛和三种不同方法的跳绳方式进行比赛,能充分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之情绪高涨。因为此时的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
主体地位是自主的落实,不是被动的落实,可见这样的教学会使他们身心的得到愉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例如:在投掷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纸飞机作为教学内容,这种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原本枯燥、乏味的投掷教学变得有趣了,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正在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三、坚持体育锻炼的毅力
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令人担忧,尤其是心肺功能指标、耐力素质与国外同龄孩子相比,问题更是突出,其实照成这种情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少,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加强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教育,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而且还能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帮助他们养成各种学习习惯,从而培养起他们坚强的意志、毅力和终身锻炼的意识。新课程标准专门设计了运动参与领域的学习目标,特别关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应该注意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要使体育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当前的实现作用,更应当在于它的后继作用。学校教育不仅应当充分体现体育特点,满足个体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培养参与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小学阶段,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不稳定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兴趣。
对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启发式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终身体育的习惯是人一生中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的具有惯性的心理模式。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程度。同时关注差异、区别对待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总之,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自觉、自愿的教学过程。本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关注终身健康为的目的的教学。因此,在工作中应积极思考,多动脑筋,努力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
[1] 马凌 . 型课程理念与体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 体育教学,
2003,(3).
[2] 孟刚 . 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 . 体育科
学 ,1993.2.
[3] 李雪松 . 让兴趣伴随学生,让学生感受成功 . 中学体育网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