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5课题研究论文《对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思考》(庄小芬)
发布时间:2015-10-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庄小芬

 

对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思考
常州武进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庄小芬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王尚文说过:“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面忽略学生独特感受的做法,使一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魅力,变成了一堆干巴巴的符号,使语文教学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什么语感的培养。
时代渴望语文教学传统的回归,素质教育呼唤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策略实施的着力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活是语感的摇篮。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读文是语感的动脉。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例如:《游天然动物园》一文中,作者用了一个“横”字,教师可从这个字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问:能不能把“横”字改成“穿”,让学生通过对“横”和“穿”的比较,品位这两个字给文章带来的不同效果。在比较品位中,大象的蛮横也就跃然纸上,载入了学生的心中。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 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理解是语感的领悟。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而认真研读文段,“分析语境”正是“揣摩”的有效办法之一。比如,在教学“悲愤欲绝”这个词时,教师可作如下引导:(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悲愤欲绝的情景?调取学生生活经验。(呼吸急促甚至会昏厥)(两眼充满怒火)(咬牙切齿)(2)你能不能从悲愤欲绝看出些什么?(肖邦当时非常愤慨……)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进了“悲愤欲绝”这个词,培养了语感。这样做比背字典上的解释和教师苍白的讲解更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并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想象是语感的翅膀。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烟台的海》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其中“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波浪的雄伟、壮观。教学中,可通过电教手段,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大海的浪潮的感性认识。可激发学生通过“数丈高的浪花”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雷鸣般的轰响”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
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表达是语感的激活。
加强言语表达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
总之,语感与人的精神世界关涉在一起,一方面锤炼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发展,另一方面锤炼学生的语感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就语文教学来说,对学生精神世界熏陶的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这只有通过语文的体验、阅读、理解、想象、表达这些途径,使学生的语感图式能不断广化、强化、敏化和美化,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