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12 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玲

 

习惯教育视野下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与策略研究
杨献南1,鹿志海2,张传昌1,张 盼1
( 1.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 首都体育学院 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以习惯教育为视域,从小学教育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切入,在辨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策略。研究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长期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运动健身认识不断升华并将其内化成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在这种信念指引下所形成的需要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自觉锻炼行为。制度他律、环境润育、主体自律在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发展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作用。养成策略在于严格按照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督促学生认真执行,突出运动健身信念的引导,并通过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向导,充分发挥榜样力量,最终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建立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以及有效的自我约束行为。
关键词: 体育锻炼习惯; 小学生; 习惯教育; 学校体育; 健身信念
中图分类号: G807.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1909( 2016) 01-0080-06
 
习惯在人生的旅程中无处不在,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是一种存在。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人受益一生。叶圣陶先生曾说: “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1]。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速度虽有所放缓,但青少年体质羸弱、身体素质较差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体育锻炼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必要手段,而体育锻炼功能的体现则具有延迟性,它需要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坚定的健身信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才可获得体育锻炼的丰厚效益。习惯养成源于良好教育。实际上,“教育就是养成习惯”[1]。
基于此,体育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正规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它是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有研究报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2]。因而,本文以小学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
关键为切入点,在辨析相关概念基础上,探讨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养成策略。
1 小学教育阶段为什么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键
1. 1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中规定,初步养成体育锻炼与讲究卫生的习惯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到,要培育儿童少年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从这些政策来看,国家非常重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不断反复强化某一行为,最终将外在强制性内化成内在的自觉性。
再者,不同的习惯需要在不同的特定阶段开始培养,习惯的培养应具有层级性,有研究表明,学前阶段应注重语言表达、待人交往、社会公德等习惯的养成; 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热爱祖国、锻炼身体、遵守规则以及善于思考等习惯; 中学阶段则偏向政治修养、文明生活、科学思维以及两性健康交往等习惯养成[2]。
因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是可行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就像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一样,一旦某种身体素质错过发展敏感期,则会影响后续发展。
此外,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实施对象,这与《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提出的“必须使体育运动实践贯彻到每个人的一生”的理念相协调。
然而,要想将体育锻炼贯彻人的一生,仅靠学校体育教育是无法完成任务的。据研究报道,体育对人的约束具有阶段性,婴幼儿时处于无律阶段,学龄前则属于自发阶段,而进入学校后,就有学校体育的约束,属于他律阶段,离开学校后便进入自律阶段,但这些阶段并不一定与人的年龄阶段一一对应,它与人的生活经历有关[3]。而又有研究报道,青少年养成教育分为少年和青年阶段,少年( 6-12 岁) 以“他律”为主,“自律”为辅,而青年( 根据心理学界定为 13-25 岁) 则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4]。
从这个角度讲,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其锻炼行为需要从学龄前的“无律”向学校“他律”过渡,这一时期将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启蒙与发展阶段,因而在小学阶段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必要的,可为后续各教育阶段打下良好的意识与行为基础。
1. 2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可能性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学家洛克在阐述教育与习惯的关系时提出,“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5]。可以说,习惯已成为人的第二本质。小学生一般也称学龄儿童( 6-12 岁) ,该群体在生理及心理上有着独特的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这一阶段对于某些习惯的养成来说至关重要。
从生理学角度看,小学生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相对稳定和平衡,但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身体可塑性极大。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使儿童少年身体的骨骼架构、
肌肉、内脏器官等部件得以充分的发育和舒展,这为激发儿童少年体育锻炼动机,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供了行为载体上的现实可能。
从心理学层面看,这一时期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速度加快,具有比较明显的可变性特点,但并没有表现出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他们的行为具有模仿性、意识性、目的性,且在实施行为时伴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自我控制性及持久性较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这些心理特点为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了规制其行为的可能。另
外,“第一次”教育在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可谓“关键一环”。从教育学层面讲,孩子的第一次非常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指出,“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 第一次做错了,第二次也容易做错”[6]。
从这个角度看,小学体育教育是我国正规学制体育教育的首发站,学校第一次正式开设正规的体育课,由于小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体育教育,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和好奇,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规制和引导对小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无疑起到关键作用,而他们的期待与好奇也将为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了现实可能。
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概念辨析
何谓“习惯”,目前说法不一,无统一定论。《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 第一,长期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第二,长期养成的、一时很难改变的行为倾向。
从中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解,习惯需要通过活动来表现,群体的某种共同习惯就成为社会风尚,即习俗。当然,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此持不同的理解。从生理学角度,习惯是在人们头脑中建立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在不断重复同样刺激下形成了“易化”和“募集效应”,使外显
认知阶段 转化成内隐认知阶段,最终定型化、自动化[7]。
从心理学角度,习惯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不同学者对此关注的角度是有差异的。有的从行为需要的角度阐释[8],也有的从行为的特殊倾向来解读[9],考察的视角虽有差异,但却具有共同特征,即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训练过程中,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产生轻松而愉快的情绪,最终形成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从社会学角度看,学者们大都关注群体性习惯行为的养成,通常用习俗或风俗替代习惯来研究,而对个体习惯关注不多。综上所述,虽然关于“习惯”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从不同学科以及工具书的界定中,可归纳出“习惯”应具有后天习得性、稳固性、自动性、下意识性、情境性以及好坏的相对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浮出对某些行为习惯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习惯不仅有行为习惯,还包括思维定势、心理倾向等个性心理习惯。按照习惯形成时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划分,可将行为习惯进一步细分为动作习惯与活动习惯,二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
动作习惯是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它是简单动作经过反复练习熟练之后所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无意识的行为习惯,如握笔姿势、跑步时的摆臂动作及篮球投篮动作等。
活动习惯则是一种需意识参与的行为习惯,它实际上是由一系列无意识和有意识动作构成的具有目标导向的较为稳定的复杂行为。活动习惯又可划分成两种: 一种是在模仿学习中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如言谈习惯、穿着打扮习惯等。这种习惯需要个体意识参与,并需要较少意志努力即可完成。另一种则是有意识的需要意志努力并由坚定信念支撑的活动习惯。
这种习惯并不是形成之后就会有自动化的联动效应,它的坚持仍要靠不断克服自身惰性和各种不利条件的阻碍,而支撑这种习惯一直坚持的背后是什么? 它就是毅力和恒心,这种毅力和恒心必定来自对某种观点或看法的坚持和确信[10]。百度百科中,“锻炼”的第一解释为
“锻造或冶炼 ”,那么体育锻炼就是以运动项目为载体,通过身体运动,使自身得以锻造与磨练。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活动习惯,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种经过反复训练而形成的无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自动化行为。部分学者认为,体育锻炼习惯就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多次重复刺激所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方式[11]、自动化行为模式[12]等。
诚然,他们混淆了无需意识参与的自动化动作习惯与需要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活动习惯的
本质。体育锻炼习惯是需要意识参与及意志努力的,正如当一个人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时,他( 她) 是在参加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经过长期努力坚持就形成了体育锻炼习惯。
一个通过长期坚持跑步来锻炼身体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很难想象他( 她) 每次跑步都
是无意识参与的、自动化的,其跑步锻炼身体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不过,在跑步过程中,其摆臂动作、跑步姿势等习惯则是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但通过跑步锻炼身体的习惯则是有意识、需要坚强意志才能实现的。另有学者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指人在后天长期的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锻炼行为[13]、或具有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觉与、
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方式[14]。持这种观点,掌握了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特征,但却不能深刻揭示其内在联系。体育锻炼与人们有意识的去克服自身惰性以及各种不利条件,排除各种外界干扰等相联系,它是一种先使人劳苦后使人受益的实践过程。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支撑,这种信念来自于对体育锻炼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观点的坚信不疑。
因而,本文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个体在长期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运动健身认识不断升华并将其内化成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在这种信念指引下所形成的需意识参与和意志努力的自觉锻炼行为。
3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分析
上文已述,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复杂的活动习惯,需要在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指引下,借助自身意志努力和意识参与而完成的锻炼行为。因而,坚定信念、意志努力、意识参与成为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特点。然而,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和规律,小学生在意志控制方面比较薄弱,对自身行为缺乏较强的约束力,在“知道”与“做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具有明显的可变性。有研究指出,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环境润育、制度他律、主体自律是习惯促成的三大条件,它们在习惯养成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14]。
人的动作行为发展一般要经过被动性行为、自发性行为、自觉性行为及自动性行为四个阶段。然而由于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需意识参与、意志努力的行为,不可能达到自动化程度,所以体育锻炼行为的最高层次只能是自觉性行为,这种自觉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但仍需强大的内力作支撑。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习惯促成条件以及体育锻炼行为层次,建构了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框架( 如图
1) 。图 1 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机制框架
3. 1 制度他律是基础
一般意义下,他律是指他人或外在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和检查。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等各种规章制度本身具有外在强制的他律性质,它要求学生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中的行为规范。学生由学前阶段刚进入小学阶段,其自身许多行为需要规制与养成,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对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具有基础性作用。
小学一、二年级时,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是被动性的参与,只有在他人或外在规章的强有力约束下才能顺利完成各种体育活动,由于外界不断施加运动信号使运动健身信念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但这种形成并不稳定,若不加强化则很容易退化。
在体育锻炼行为进入自发性阶段后,其锻炼行为虽有内力作用,但仍离不开外界对其约束,需要不断施加外部约束,强化运动健身信念,为初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换言之,在锻炼行为的自发性阶段,运动健身信念的强化既有内力自律的成分,也是外力约束的结果。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种制度的约束,离不开教育者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引导、指导和督导。
( 1) 学校教育。著名教育家洛克先生曾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实际上,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 小学生) 就已处于他律的状态之中。就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而言,教育就是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启发自觉、意志磨练、行为指导、反复练习及逐渐形成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这些教育内容不仅能在长期反复的学习中对个体产生强制性的他律作用,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个体心理暗示、激发兴趣等产生自律作用。小学生具有形象、感性等思维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养成教育必须侧重于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
指导与督导。尤其是运动健身信念的建立、强化,直到坚信不移,它不仅是一种意志品质的体现,更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 2) 制度约束。
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它们都可以约束和规范学生,使其锻炼行为进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进而使学生根据规章制度的要求与指令自觉完成锻炼行为,经过长期反复的规制训练后,个体不断将外部强制的约束性行为逐渐内化成自觉性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根据各级各类法规、制度、政策来制定的各种学校体育制度和行为规范,如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管理制度、培训制度、阳光体育制度以及运动竞赛制度等等,这些规章制度若能认真贯彻、积极执行,便会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小学生群体,其行为可塑性较大,兼施约束和激励有利于小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 3) 行为强化与指导督促。
长期反复进行运动实践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行为强化是个体锻炼行为由被动性阶段转为自发性阶段,最终转向自觉性阶段的基础。习惯的形成需要不断刺激、反复强化。
因而,小学生需要在教育者指导下及学校一系列体育制度和行为准则的约束下,反复进行体育实践、不断强化锻炼行为,进一步内化运动健身信念,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会达到体育锻炼行为的最高层次,即不需外力约束,但需自身意志努力的有意识参与的自觉性行为。
另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认知功能不完善,其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并具有意志不坚定、可变性较强的个性心理特征,加之心智发育和知识阅历的限制,使其对运动健身信念理解不够深入、执行不够坚决,难以形成自觉。因而,对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督促指导是其习惯养成重要环节,但应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要过分约束和强迫,以免扼杀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3. 2 环境润育是关键
在个体从被动性行为到自发性行为,最后发展到自觉性行为的整个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环境润育始终扮演了“润物细无声”的角色。它在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起关作用。著名学者皮亚杰认为,外界环境的潜移默化功能,远大于知识传授的功能[15]。
就小学生而言,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主要受周围的体育气氛及其所处锻炼环境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之分。
从家庭角度看,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体育参与的态度及日常锻炼习惯,以及家庭生存生活环境等等; 从学校角度看,主要是体育教师的素质、运动场地与设施方便程度,校园体育社团的吸引力、凝聚力,运动精英的人格魅力,周围同学、老师体育锻炼的态度,以及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等; 从社会角度看,传统体育文化、风俗时尚、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参与锻炼资源的可利用性等等都影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这些环境因素所起作用主要表现在: ( 1) 助推作用。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周围同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气氛,这种态度与气氛在无意中感染着学生,使其转化成一种热情 和动力,从而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 2) 效仿与渲染作用。
人具有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其心理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从众与模仿心理,进而产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行为。
一旦大多数学生认可并践行体育锻炼行为,从众与模仿心理活动将促使少数行为方式不同的学生转变自身行为,积极与周围同伴行为相适应。
( 3) 润育作用。
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环境中通过自我内化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其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它不
仅能为学生的自我内化提供优质的养分,同时也是学生维持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活力源泉。
3. 3 主体自律是目标自律,也可称之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是指不受外界各种规章制度和准则的制约以及他人的管制与支配,通过自我约束,自觉的按照既定规章和准则去实现自身愿意接受的行为活动。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在养成过程中,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的制约,教师、家长的管制及社会等各种环境氛围的熏陶,对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但是,这种他律作用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只靠他律作用难以形成真正的体育锻炼习惯。因而,必须依靠主体内在的自觉性和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才能使外界约束下的锻炼行为真正内化成主体自觉性行为。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只有将他律转变成自律,将被动性行为转化成自觉性行为,将“让我练”转变成“我要练”,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任何事物都是在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下发展前进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就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而言,制度他律和环境润育是条件,是外界对锻炼行为的约束与管制,它制约着学生的外在行为; 主体自律则是关键,学生的主观锻炼意志决定着其行为的发展方向。因而,从这个角度审视,无论学校规章制度多么严格,教师、家长管制的多么严密,倘若学生没有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意志,那么这些规章与管制则是徒劳的,效率低下的。在众多约束和管制下,学生可能会一次次被动参与体育锻炼,但是一旦外界对其约束和管制消失或减弱,学生的这种被动接受的体育锻炼行为也将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严格意义上讲,小学生由于心智发育和经验阅历的不足,其主体自律性较差,但这只是暂时性的,随着心智的不断发育及阅历的不断丰富,主体自律性也会逐渐提高。因而,需要不断通过制度他律和环境润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自律性,进而达成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终极目标。
4 促使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
关于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策略问题,国内众多学者已进行过不少研究和讨论,但究其效果,还是收效甚微。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 1) 体育锻炼习惯概念的误解。
体育锻炼习惯是一种有意识参与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复杂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需要建立在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的基础之上,而非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概念是思维逻辑的起点,也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起点的误解致使相应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应用性下降[16]。
( 2) 研究或偏离重点人群,或混杂一起。
根据习惯教育相关理论,身体锻炼习惯应是小学阶段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而研究文献或针对大学生,或针对青少年(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小学生等)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正式学制的起点,没有良好的开端,后期再想改变不良习惯或养成良好习惯,那都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徒劳的。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及受教育阶段的提高人的心智与阅历也将随之发展,前期的塑造不到位,后期再去养成就变的越发困难。
( 3) 对制度他律、环境润育、主体自律在每个教育阶段所起作用认识模糊。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应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利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三大促成条件。
环境润育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过程中每个教育阶段都应关注的问题,从被动性行为,到自发性行为,再到自觉性行为,环境润育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制度他律和主体自律在个体行为发展的各阶段应有所侧重,例如,被动性行为阶段应以制度他律为主,以培养自律为辅。除了上述原因外,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17]等,也都是造成当前体育锻炼习惯难以养成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在不动摇我国当前教育体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仅从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条件来看,其养成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1) 制度他律是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基础,也是前提。
由于小学生刚从学前阶段迈入正规学制教育阶段,其各种行为自由散漫,迫切需要学校各种
规章制度及教师的约束与管制,使其改变不良习惯或养成良好习惯。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家长要依章办事,要严格督促学生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就目前而言,我们缺少的不是规章制度,不是各种行为准则,而是缺少让制度、规章发挥作用的机制; 不是举措缺失,而是缺少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视和关注以及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决心。再好的规章制度,倘若不去执行,那便形同虚设; 再好的举措,如果不认真贯彻,那便流于形式。需要强调的是,在通过制度他律约束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同时,应将运动健身信念的培养置于突出位置,因为信念是对某种观点的认可和确信,只有让学生在他律过程中逐渐认识、体会运动能够健身,不断深化对运动健身的认知,才能使他们对这一观点确信不疑,最终生成体育锻炼行为的不竭内驱力。
( 2) 环境润育是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土壤”,应贯彻全程。“土壤”的养分和肥沃程度影响着植被的生长发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B·F·斯金纳提出,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18]。环境润育重点在于优化锻炼习惯养成的环境条件,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促进小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的逐步形成。由于小学生具有模仿、从众心理特征,他们更热衷于群体行为,一旦锻炼行为成为多数学生的共同行为,其他少数学生的行为会与周围相协调。因而,学校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和锻炼氛围,对小学生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和潜移默化的功能。通过加强校园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如场地、器材等,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通过媒体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通过精英运动员的人格魅力和运动精神宣扬催人奋进的校园体育精神,熏陶小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促使运动健身信念进一步强化,逐渐形成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从而真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 3) 在制度他律的基础上加强主体自律的培养,使其由被动性行为逐渐向自觉性行为转化。
班杜拉认为,自律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衡量自己行为,从而约束自己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19]。他律的实施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这也是让某种行为最终内化成自觉性行为的唯一途径。主体自律是通过各种规章的约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使其锻炼意识逐渐增强,从而树立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以及有效的自我约束行为。
小学生既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体,又是客体。虽然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及教师、家长的管制能够约束他们,环境可以润育和同化他们,但是他们最终能否接受他人和制度的约束,关键还取决于他们自身。因而,自律养成的实施不能脱离个体的体育锻炼意识、态度、意志努力及坚定的运动健身信念等作为支撑。这些要素,尤其是运动健身信念的坚定与否,不仅影响锻炼行为的质变( 被动性变为自觉性) ,还直接影响体育锻炼习惯能否真正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集( 卷 11)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65.
[2]赵振杰. 习惯教育论[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60-162.
[3]覃立. 他律与自律视角下的学校体育—兼议体育养成教育[J]. 体育学刊,2014,21( 5) : 70-73.
[4]高联合. 论青少年养成教育中的“他律”与“自律”[J]. 青年探索,2009( 1) : 40-42.
[5]洛克. 教育漫画[M]. 傅任敢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8.
[6]林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上)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6.
[7]张光鉴. 科学教育与相似论[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35.
[8]黄希庭. 心理学[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0.
[9]杨 清. 心 理 学 概 论[M]. 长 春: 吉 林 人 民 出 版 社,1981: 574.
[10]翁孟迁. 体育锻炼习惯的本质及运动健身信念模型[J].体育学刊,2014,21( 3) : 36-39.
[11]尹博.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 体育学刊,2005,12( 1) : 139-141.
[12]王则珊. 试论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J]. 体育科学,1992,12( 4) : 16-18.
[13]何步文. 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终身体育[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28: 413-414.
[14]乔玉成. 青少年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及影响因素[J]. 体育学刊,2011,18( 3) : 87-94.
[15]张 春 兴. 教 育 心 理 学[M]. 杭 州: 浙 江 教 育 出 版 社,1998,152.
[16]杨献南,鹿志海. 形式逻辑视角下的体育素养概念辨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29 ( 2) :89-92.
[17]李晓智,张惠红. 试析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 体育文化导刊,
2012( 6) : 131-133.
51-5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