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6.9现行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丁玲

 

行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存在的种种弊端妨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有关专家提出了体育课程的一系列新理念。
这些全新的理念极大地解放了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扩宽了工作思路,研究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各种理论基础及发展动向,剖析体育课程要素,尝试摸索一种体育课程模式,使其能有利于灌输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掌握一种或两种体育运动项目,形成较为固定的体育兴趣,养成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体育课程模式相关概念研究
课程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体育课程研究采用模式研究法,对在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典型的、相对稳定的、而又具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经验,加以一定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的课程范式,我们把它称为体育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办学多样化的需求,对课程编制全过程的简要概括,以供不同类型的学校特别是同类学校进行选择、组合、变换、重构,努力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对于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的区别上,教学模式应该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模式,但它只能是课程模式的一个中心环节,当前好多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所以不能称之为课程模式的研究。体育课程模式包含六个组成部分,即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决定了体育教材编制的指导思想和方向;课程内容决定体育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是体育授课的组织、形式及教材的处理等等;课程评价则是对教育对象学习情况的检验和反馈;课程模式有的按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分类,有的按课程的教材组合方式进行分类,不同的课程模式类型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思想、目标和内容上。当然,在体育课程的组织、方法及评价方面也可以对体育课程模式进行构建和改造。
二、体育课程模式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有很多,体育课程模式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体育课程模式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可以分解成课程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1.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课程思想和课程目标决定了对教育对象培养的方向和标准,它影响着教育对象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内化程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2.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受到了进一步尊重,这种指导思想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倡学校体育办出特色的思想。课程思想的如此优化,既为课程模式多元化提供了依据,也为课程模式多元化提供了可能。
3.课程内容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体育锻炼手段和方法的掌握。课程内容实际上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有专家认为,提倡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学校体育的内容从总体上应当进一步丰富,除保留经过改造适应的竞技项目外,要从娱乐、健身、康复教育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受教育者通过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态度,具备了良好的健康常识和运动知识,较好地掌握了几种体育运动或锻炼手段,这就为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组织是课程实施研究的范畴,它是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体育教育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实施过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方法是课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教学方法的改革要遵循两条原则:第一,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注重学生的学法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第二,要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实施课程内容教授过程中,对课程的课时安排、
教材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场地器材等方面的规定和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课程组织和课程方法中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及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因素都是学生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环节。
5.课程评价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关系。
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实施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课程系统设计和组织实施的科学程度进行诊断,并确定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它是不断优化课程系统、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和途径。
体育学习成绩评价是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形式和学习领域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等情况,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应该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中应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三、现行体育课程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思考
1.健康教育专题的实施力度不足。现行的体育课程模式的课程内容中,健康教育专题的实施力度不大,在受访的学生中,只有小部分学生表示学习过相关的健康常识。
健康是目前全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体育是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校体育又不能管终身,因此建议学校体育课程模式必须走锻炼与养护相结合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安排,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预防创伤知识,还要扩充营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注重高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2.要加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选项教学的学校还是以田径、球类、健美操等竞技内容为主,课程内容总体上比较单调,为了使选项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课程内容的改革和选项项目的设置创造条件,因此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
第一,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对现有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体健康观为指导。一方面,突破竞技项目的限制,淡化竞技要求,以发展人的体能,增强体质为重点,设计各种教学内容,增加一定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游戏化,对枯燥的竞技内容进行改革,可用小组对抗或竞赛的形式增加课程内容的娱乐性和竞争性。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调查表明,虽然武术在很多学校已经逐步开展起来,但是学生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集体精神和拼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裁判和观众。因此,应该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
3.应进一步完善选项课程模式,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校本化。在确定选项内容时要解决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目前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选项课之前对学生有兴趣和比较喜爱的项目进行调查,切实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但是具体到选项项目,学校选项项目的设置和学生的兴趣需要反差很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民族特色项目和新兴体育类项目占的比例太少。
学校应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学校体育资源和师资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满足本校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需要的体育选项内容,至此也就形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项项目,但是可供学生选择的内容数量不宜过多或过少,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多会增加学校的负担,也会增加体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甚至会造成学校体育资源的紧缺或浪费,选项内容或项目过少,又会造成学生选择余地小、选项人数太多,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所以学校在提供的选项内容或项目菜单中,为防止学生自我选择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以及避免后来改项而造成教学管理上的不便,既可以让学生对可供选择的项目进行两周的体验然后再确定自己的选项内容,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朱万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季浏.体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