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学习资料--浅谈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发布时间:2014-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燕
摘要:由于学习负担重,意志品质薄弱,对体育缺乏兴趣等原因,使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人越来越少,针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变他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锻炼 习惯 养成
1.前言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重复发生或动作巩固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它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景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
孔子是讲求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国外,英国教育家洛克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看作是“导师的重要作用”之一。他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文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在我国不同时期编制的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曾作为教学任务或要求明确提出,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原因
2.1 对体育锻炼基本知识缺乏足够认识
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各个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然而,许多青少年对体育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激烈的中考、高考竞争,使学生不得不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时间与成绩成正比”的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全部用于上课、学习。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有些学生想锻炼,但又不知道怎么练。由于偏见和锻炼知识的缺乏,不少学生放弃了体育锻炼的习惯,近年来出现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失眠等不良现象,特别是不少青少年的体重已经超标,这都是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结果。
2.2 对体育缺乏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挫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严密组织,严格纪律重视教师作为学生的主导者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三基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极大地扼杀了大数多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2.2教学内容重复单一。
由于受教学大纲的约束,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体育教学,比如跑跳、投等田径项目,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年年开课这种要求高、重复乏味的竞技内容让学生望而却步,但又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应付。长此以往,对体育课产生了抵触心理,对体育课、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逐渐减弱。
2.2.3传统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使用“选拔式”的统一考试标准,忽视区别对待的原则。相对于素质较好,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不需要经过努力就能轻松过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因而失去了上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对那些体质较弱,身材矮小、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通过考试,由于要求过高,压力太大,因此他们对体育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兴趣。
2.3 青少年意志品质薄弱,缺乏体育锻炼意志
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社会和家庭条件普遍比较优越,父辈、祖辈溺爱子女;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习,忽略了意志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意志薄弱,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考验。许多学生在体育课或锻炼的时候怕苦、怕累、怕脏、怕出汗、怕受伤。有些学生还认为“高考不用考体育,何必去受苦受累,自讨苦吃”,这种认识也导致学生在学习、锻炼中缺乏毅力和积极性,体育锻炼的频率大为降低。
2.4 体育器材、运动场馆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体育设施的建设赶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器材、场地明显不足。经济落后地区的高中,经费一般比较短缺,体育器材陈旧、缺乏,运动场地少,条件差,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要想课余时间参加锻炼必须提早抢占场地,去晚的学生只能“望洋兴叹”。场地、器材有限,条件差,使不少学生常常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大大降低,参加体育锻炼次数逐渐减少,甚至放弃了体育锻炼,就更谈不上养成这种习惯了。
2.5 学习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活动
随着年级的升高、升学压力的加大,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数所占比例逐渐下降,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的体育锻炼习惯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中考、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不让他们的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认为这个不是高考项目,认为没有用,强迫自己的孩子用更多的时间去啃书本,改变了已经初步形成的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
3.1 重视体育锻炼基础知识的传授。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适时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的特点、功能、作用,体育锻炼的手段、方法等理论知识。针对学生的偏见,用实例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消除因长时间上课、学习造成的脑神经疲劳,是提高学习效率,缓解压力,调节心理的最有效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练,怎么练这些基本知识,才能逐步消除学生的偏见,克服“不愿锻炼”“ 不会锻炼”等不良现象。
3.2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的心理倾向,是产生体育锻炼动机的主观原因之一,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有赖于体育兴趣的培养。
3.2.1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达成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自觉、主动、愉快地练习,逐渐养成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开设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有一个积极、放松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只要学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他们就能自觉自愿地从事该活动的习惯。
3.2.2 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引进、开发新颖有趣、时尚的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 学中乐”, “乐中学”,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快乐体育”,有了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体育锻炼才会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才会经常去参与。
3.2.3 改革评价体系。改革“选拔式”的单一评价体系,体育成绩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多种素质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综合地做出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之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杠杆。
3.3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意志行动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保证。
3.3.1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
学生很容易受到英雄、体育明星行为的感染,体育明星们坚强的意志最为学生所敬仰,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通过教育和熏陶,消除学生怕苦怕累怕脏怕伤的不良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另外教师本身的行为对于学生也是一个榜样,因此,教师自己应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学生。
3.3.2采用比赛方法来增强信心。
在教学中采用比赛或游戏的方法,提高竞争意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培养求争第一的精神,同时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另外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经常对学生进行锻炼,使学生对于冷和热的适应能力逐步提高,有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3.3.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当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参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中去,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思想、行为、爱好等,在体育活动中都容易真实地表现出来,所以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3.4 重视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和利用
场地、器材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的,要想在短期内消除是不太现实的,学校可以通过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3.4.1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一物多用,根据器材特点开发其多种功能和途径,是解决器材品种和数量少的好办法。如果学校的资金不足的话,可以买一些多种功能的体育器材,而不是样样都买,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3.4.2 制作简易器材,因地制宜,利用废旧物,生活物品,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等改造成体育器材。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3.4.3 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对于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当器材短缺时,可以鼓励全班学生集资购买,以达到共同锻炼的目的。
3.4.4 合理布局,合理使用。对学校场地和器材应当认真研究,合理布局,最有效地利用学校空地,合理使用场地和器材,在“使用”上下功夫,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空间和时间,同时注意安全问题和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以提高使用效率。
4.结 论
4.1青少年阶段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目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一点正确的认识,但由于受升学压力场地器材、意志薄弱及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造成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与实践的脱节。要想使学生养成对体育锻炼的习惯,就要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之习惯成自然。
4.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一旦产生兴趣,往往会体验到内心愉快,从而情绪活泼,精神饱满,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知道自己以后的锻炼,并能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自觉地坚持体育活动。
结论:应是论文的主要结果,无结论时,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结论应该是上文中说过的,要简洁、明了)
【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课余体育新视野[ 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4]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6~153.
[5] 刘石.对影响我国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因素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7~9.
[6] 程小虎,等.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8(3):58~59.
[7] 陈珂琦.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内容研究[J].体育学刊,2005(1):105~108.
[8] 白文飞.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786~788.
[9] 陈志成.教育因素对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5(1):83~85.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