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挖掘学生思维的源泉
发布时间:2014-09-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伟

 

 挖掘学生思维的源泉
——谈初中思品课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不强乃至缺失的情况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消极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落实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谐氛围、加强学法引导,从而达到使学生能问、想问、敢问、会问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问题意识、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社会亟需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这个重担无疑要落到教育的肩上。“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意识是一切创新思维的源泉,没有疑问就很难诱发和激起求知欲,人类的思想将停滞不前,科学研究的大门也终将紧闭。根据新课程理念,初中思品课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不强乃至缺失的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初中思品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思品课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
应试环境下的教育存在物化、知识化倾向,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把学生当做物来对待,人的大脑好比是存储知识的“仓库”,教学的任务就是用知识来填满整个“仓库”。初中思品课“育人”的过程变成了“育物”的过程,变成了纯粹知识占有的过程。知识点积累的越多,“仓库”越满就是好学生,致使对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被忽视了。课堂教学处处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时时以标准答案为准则,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不需要有任何的质疑。这一过程以牺牲人的个性为代价,抹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权利。,
(二)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自古代儒家文化中的“唯师为尊”至近代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仍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教师因闻道先于学生而把持着课堂的话语权。大多数课堂都是由教师发起,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扮演着“法官”和“裁判员”的角色,将原本是双向沟通的课堂交往演变成教师的单向说教和“独白”,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感受代替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感受,将思品课的内容完全以知识的形式灌输给学生,有一种“强加于人”的倾向。即使师生之间有沟通,也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缺少实质的互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主观体验得不到照顾,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自主学习、批判思考以及发现问题的机会,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早已萌发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逐步“退化”,失去了问问题的兴趣。
(三)消极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由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传到授业解惑者”,而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往往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被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过程。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致使学生无法表达、也不敢表达自己的困惑与诉求,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也会大大降低。对学生而言,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再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知识的海洋中凭借好奇心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过程,而是学生一次次迎接扑面而来的知识海浪的过程。能够驾驭的学生也许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一时无法驾驭的学生刚被一波击倒,爬起时再次被击倒,直到学生完全没有信心站起,学习成为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且不说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连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抹杀殆尽。
二、初中思品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问
兴趣是推动学生产生求知欲,努力探索与发现的内在动力。在中学思品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自己发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不能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要变换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优化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对自己的事情,对身边的事情以及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最为关注。创设的情境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抓住学生的心理,借助图片、漫画和多媒体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多种感官,驱使学生自觉融入到问题情境中,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在给出情境后,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提出问题。传统的思品课往往是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的时间过少。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有空间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真理和知识的探求者。
(二)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若能够营造民主自由的宽松氛围,使学生处在一种安全感的环境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那么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创新潜能往往也能够较好的发挥。
1.尊重学生,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直接的、实质性的。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其基本意思是教师与学生是作为两个主体在课堂中相遇的,教育环境、手段、对象都是相对于这两个主体而存在的客体,知识的获得不是单向传递的过程而应该是双方在相互沟通与交流中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既然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主体的人,那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理应是平等的。为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摆脱“自我中心”的牢笼,把学生视为具有完整意义的独立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思想、观点和感受,重视其主体地位,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达成双方视域的融合和意义的共识。
2.正确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往往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认识:书本是权威,教师是权威的发言人。事实上,问题恰恰是止于权威,因为一切皆有定论,就没有产生质疑的必要性了。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摆脱“真理”与“权威”的束缚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尤其是主观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标准答案进行完善或是提出质疑。对于学生合理的意见,在师生、生生讨论中采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如:对比较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不明确的问题,教师要予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无论如何,教师都要坚持尊重学生的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勇气和信心。
(三)加强学法引导,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上许多学生之所以会觉得没有问题可问,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提高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1.课前预习,生成问题。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问题生成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根据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问题。教师在汇总以后,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供大家一起讨论和解决,从而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思维训练,授之以法。思想品德每课内容都有明确的主题,提问常用的方法有“3W”法(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办)。每次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反思时,可以让学生提炼出本节课的关键词(主题词)以及所解决的几个问题。比如《立身需要自尊》这一课,学生可以总结出本课关键词自尊,以及解决的三个问题:什么是自尊?为什么需要自尊?如何维护自尊?通过长期性的训练,学生能够在预习的时候熟练地运用3W法进行自主探究。
3. 探究学习,主动质疑。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其中探究性学习以科学方法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小组为基本活动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透露出浓厚的问题意识,是学习方式的改革方向,它强调学生要带着问题学习,对问题的探究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课的内容分为几个子课题交给不同小组进行探究,鼓励他们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搜集、整合资料,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虽然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比如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法更新、学生毅力等多方面因素。但是我们相信,理论越辩越明,通过深入的研究,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