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论文之十
发布时间:2013-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丽峰
新视域下物理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探析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孙珍
1 引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主动地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这就是说,如果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1.1 物理学特点分析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难理解、很抽象的概念,如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电动机原理、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热学中的布朗运动,光学中的干涉、衍射,原子物理中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等,单凭教师语言是不易讲清楚的,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在当今时代,多媒体课件全面运用于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氛围,构置特定的教学情境,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物理课件辅助教学,展示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物理过程的细节,达到突破难点。如在屏幕上模拟相应的内容,使抽象看不见的现象清楚的展现出来,起到化无形于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加强,理解透彻,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受的形象作用等。
2 课堂实例与效果分析
实验心理学家苏瑞特拉的另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还能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下面以几个具体实例来展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 实例1
传统教学中,在讲授“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一节时,教师常用的教法是演示法和讲授法。教师会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出左手定则。而要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约需两节课时间。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体投入意识,在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安培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洛仑兹力的微观实质,辅以左手定则的图片,学生能很快掌握洛仑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展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又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新课巩固练习,学习效率明显要高于传统教学。因此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2.2 实例2
传统教学在讲解滑动摩擦力时,教师往往会采取作图法和演示法,为了讲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教师常会画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模型,比如用手推动讲桌上的粉笔盒。但是摩擦力具体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又在哪些地方产生用语言直接叙述是讲解不清楚的。
如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接触到这个力,但是摩擦力具体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又在哪些地方产生是不好用语言直接叙述的,这时,可以设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图片,详细讲解课堂重点,诱导学生观察思考,对学生掌握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等重难点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将教学流程图通过一张幻灯片播放出来,向学生展示探索的思路,然后第二张幻灯片展示本节新课的相关启发式的问题:
1.思考:摩擦力有几种形式?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运动的物体?
静止的物体没有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有什么关系吗?
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什么?(请学生结合下面的图片思考讨论。)
2、课堂巩固练习:在多媒体上直接展示一些图片和在网上下载的一些真实的照片给学生看,帮助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并能分辨出各图中分别是什么摩擦力。
2.3 实例3
学习阅读材料“安培分子环流假说 磁性材料”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多数教师偏向于通过自学法和讲授法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然后教师再加以讲解。
但是,考虑到教材对分子电流的微观本质只笼统说是由原子内部的电子运动形成的,为了营造动态的物理教学环境,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而为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动态的图象演示可以将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复杂的事物简化,将时间的过程缩短,把空间的距离拉近,将微观的事物放大,将宏观的事物缩小。教学过程不仅是为了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物理图景的再现及演示物理过程的变化,使学生能一目了然,为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铺平道路。
结论
比较两种教学方法,我们都深有体会,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努力地引导学生想象微观世界的结构和运动,但绝大多数同学仍会感觉晦涩难懂,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的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不断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展。
教学方法如同过河的桥,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标下的多媒体的运用不但能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能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当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的基本理念。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但是,课堂教学对辅助手段的运用不是为了替代教师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它们应该是增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做教师不能完成的事情,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