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为学生开凿“泉眼”——关于作文素材开发的几点想法
发布时间:2014-09-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丽芳

 

为学生开凿"泉眼"
——关于作文素材开发的几点想法
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们情感本该是丰富的,想像是多彩的,一棵草、一朵花都会引起无限的感慨,一句批评的话,一段感人肺腑的语言会使他们泪水涟涟,思潮翻腾。可是,这么丰富的情感、缤纷多彩的世界却在某些同学的笔下变得僵硬、死气沉沉。
的确,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相当多的学生对作文及平时练笔感到头痛,他们常常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咬秃了笔杆也难以写出文章来。他们总是哀叹: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很枯燥、平淡无奇,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写作就得找米下锅。这米是何物?这米就是所谓的写作素材。这米从何来?应该充分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利用它来为学生开凿一个能使其文如泉涌的"泉眼",使之能有所思,有所抒,有所抒,并能写其所想,轻松落笔。
一、 来源于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的巨大宝库,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是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现代教育观也强调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目前中学生生活单调是作文时无话可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教师,要多方创设机会,为学生获取写作素材,提供各种渠道,扩展生活内容。如写有教育意义类文章,可组织学生出版主题专栏,或利用班会课进行一分钟主题演讲比赛,还可安排学生优生帮差生学习活动和帮助社区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有意义的活动。又如这次农忙假,恰好遇到清明节。我向学生提出:人人都要参加扫墓活动,观察人们扫墓情况,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悟,然后写成一篇习作交来。由于这些活动,从头到尾是学生亲自参与的,事前又有老师点拔指导,因此,学生对这些活动倍感亲切,印象深刻,写起来兴趣盎然,感到有话可说,更感到有情可抒,写出的习作质量自然比以前的好多了。平时,我还常常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捕捉有意义的镜头,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感性素材。总之,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留心生活,体验生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来源于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道出了阅读是写作的坚实基础。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藉,既可积累大量文史知识,增长见闻,提高思想境界;又可积累大量丰富的词语和间接的写作素材,还可学习到一些写作方法。这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电脑、电视等很着迷,而对阅读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须从激发兴趣入手,使之因兴趣而养成习惯。我常利用平时教学过程中或班会课等时间,有意识地向学生插讲一些有关的趣味动听小故事,历史斗智斗勇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增强教育效果;同时告诉学生这正是广泛阅读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并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班里每学期举行两次趣味故事演讲比赛,每周三午写课由学生自己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或阅读成果评比展览活动,评出优胜者,给予口才之星阅读之星创意之星等称号,并列榜表彰奖励,奖品总是有益的课外书籍。这些活动,可突现学生的成就感,还大大促进了阅读的兴趣。他们为了在下一次评比中突出自己的阅读质量,更加努力地广泛阅读,从而形成了课余时间你追我赶地广泛阅读的热潮。
2推荐有益的阅读书目
书本正如社会,形形色色。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有益身心健康、有助智力开发和健康人格形成的书藉。我着重介绍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阅读书目。文学作品类如唐诗宋词和中外名著等;人生修养类如《弟子规》和中外名人传记等;科技读物类如《十万个为什么》等。这些书藉,读了能使学生拓宽视野,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积累大量间接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就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
3提倡多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知识是要靠长期不断积累的。人的记性毕竟有限,而且会逐渐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每人每学期专用一本笔记本,多做读书笔记,充实素材库存。如对文本中的一些精彩描写片断、名言警句和观点道理等要记下积累;通过记也可加深理解其精妙之处。有时还可随手写下或多或少的读书随笔感想。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认识境界提高了,心中积累的名言妙语自然也多了起来。那么,在习作中便可灵活运用了。刚开始时用得不很恰当是正常的,但久了自然就通畅生动、左右逢源了,习作质量自然就逐渐提高了。
三、来源于观察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色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其实,写作素材的积累,大多来源于观察。因观察对象包罗万象、复杂多变,故观察时要眼、耳、鼻和心等器官的投入,还要讲究观察方法。那么,观察要掌握哪些方法呢?
1、观察要有目的
观察事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观察的目的越明确具体,观察的效果就越好。如学完《白杨礼赞》一文后,结合课后练习四的写作要求,我引导学生对周围某种植物的观察要仔细观察其外形、色泽、生长规律等特点,目的是抽象出其中有哪些地方与人类某种或好或坏的精神品质相通之处,挖掘出其象征意义。这是要动眼,更要动脑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引导,不少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习作质量大大提高了。
2、观察要有条理
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一般较差,观察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之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按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上下、里外、远近和总分等不同逻辑顺序来观察事物,从而加强对事物的认识,增强观察效果,提高观察能力。在写作时,就能有条理地叙述出来,提高习作质量。如《济南的冬天》重点段描写小山雪景图,作者按上下顺序描写小山雪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并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将小山写得分外迷人。我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学校南面的大南山,山势走向怎样,从上而下有何植被,晴雨景致有何不同,并模仿课文,写一片段交来。从那次习作批改情况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观察的条理性,习作质量有很大提高。
3、观察要抓住重点和特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不能平铺直叙,平均用力,对重点和特点的地方要突出地写,写清其细致之处和感人之处。在复习《春》时,我指出了作者抓住了春季的重点与特点——特有的典型景物:小草初长,百花争艳,春风和煦,春雨斜织等景物,进行深入细致地刻画,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结合课后练习四的片段写作,我引导学生: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人和事。你要留心观察,观察时要细致深刻,提取其重点特点,写清写透,才能写出有质量的习作来。由此可见,要提高写作水平,须先提高观察能力。
凡是写景的作文都来源于观察。四季中,观察动植物的特征;旅游中,观察景物的美丽……凡是写动物习性的作文也必须进行观察。许多细节描写必须有细致的观察:人物表情、动作……材料作文更是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如看图作文……总之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比如写景的作文《美丽的秋天》、《虎形山游记》,写动物的作文《我家的小狗》等都是经过细致观察写成的佳作。
四、来源于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观察除了抓目的、条理和重点特点外,还要用心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写出的习作才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给文章增添许多生机与活力。如学完《春》后,我引导学生:课文末三自然段是赞美春天的神来之笔,把春天写活了。如果没有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能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的,也就不可能深化文章主题,使此文成为名篇。我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结合平时的观察,再写几句赞美四季的句子,以训练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一篇未完的故事,可以让他们去想象;一副未完成的图画,可以让他们去补充;一段未进行完的作文谈话,可以让他们去延续……
五、来源于感悟
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素材,而是没有思想的火花。
学生并不缺少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多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与认识,欠缺一种潜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而这是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的。看到作文题目,学生被一个“怕”字蒙蔽,脑子里充满了惶恐,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自信,不能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自然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对身边发生的、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感人的生活事件无动于衷。要让学生明白,感人的未必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教会学生善于从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小事中体悟人生的哲理、生活的真谛、人性的光辉。
总之,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积累素材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要开发身边的作文资源,扩展作文领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示写作切入点,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