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留白,进行写作训练
一、在课文标题处,练拟写
课文标题是课文的眼睛和灵魂,利用课文标题来形成学生的写作活动,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手法。有时让学生给课文标题拟写副标题,或者重新拟写标题,一下子就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引向了对课文内容或者主题的概括。
如九年级下册《呼兰河传(节选)》由于编者过于简单的将课文标题定为《呼兰河传(节选)》,毫无内容指向,毫无感情色彩,显得粗糙、马虎、随意。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祖父是萧红心底最温暖的部分。她是多么希望祖父能够永远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啊!一个人温暖了一座城,一句话照亮了作者一生的心灯。祖父、后园、呼兰河,他们对于漂泊困顿中的萧红,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给课文重新拟写一个诗意的标题。生1说:我拟写的是《生命中那些雕刻的时光》因为这是一段沉甸甸的美好回忆。这段回忆足以温暖萧红后半生的悲凉,难以忘却。生2说:我拟写的题目是《梦中的花园》因为我觉得她和祖父年龄相差很大,祖父带给她的温暖的爱并没有很久,就像一场梦一样,很快就结束了,只能在梦中追忆……课文标题这处留白,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活动引向深入。
二、在课文插图处,练描写
有人单纯地认为课文插图只是为了进行点缀,是文章的装饰,其实不然。课文插图具有浓缩情节的特点,这些插图和文字同等重要,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将文中未出现的内容进行生动的再描写。
三、在标点省略处,练补习
在标点符号中,省略号有时用于省略部分情节内容,使文章用语言简意赅,教学时,可采用还原省略内容的方法,练习补写,以便更好地表达感情、刻画心理、描绘神态等。
四、在情节略写处,练扩写
课文中的详略写同样能表情达意,服务于中心。教学时,可将略写的情节恢复为详细叙述,进行扩写练习,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极发现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使句子内容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血有肉。
五、在举例的空白处,练仿写
有时因为作者写作的需求或精心的安排,适当省略文中的部分例子,使得文章详略得当。可是就是这些举例上的空白,为我们的仿写练习,提供了广阔的阵地。
《多一些宽容》是一篇思路严谨,结构紧凑的议论文,紧紧围绕“宽容”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论证。但本文通篇以讲道理为主,基本没有摆事实,出现了举例的空白。于是,我事先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宽容的正反事例,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仿写环节,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范例:假如当初蔺相如为了一己私利斤斤计较,又何来将相和的美谈?然后要求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仿照这样的句型,进行仿写练习。同样的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要求学生列举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以及谏难、纳谏更难的事例。于是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仿写的语言环境: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又哪能称雄六国?如果 ?这样的仿写练习,一方面填补了课文举例的空缺,又在训练写作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一举多得。
六、在文章结尾处, 练续写
一篇课文,需要有好的开端,同时也必须有好的结尾与之相得益彰。而许多课文的结尾都往往“言尽而意无穷”,这些语言空子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练习续编故事,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教学时我们应把握好这个最后环节,巧用这样的留白,使之成为“精彩之幕”,给人以“课尽而意无穷”的享受。
如《变色龙》一课的结尾这样写道:“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虽然奥楚蔑洛夫力图保持威风,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沙皇的小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的形象。但他走后,难道会就此罢休吗?于是我引导学生续写文章结尾,使情节发展符合人物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
如《窗》的文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好的作品结尾,往往不是思绪的终结,而是思绪更加激越腾飞。因此在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比一比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思想。这样的结尾留白,就能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续写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适当的发挥。使续写内容一方面符合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符合人物性格的。
文本中的“留白”能突破时空,在有限中求无限。如何巧妙地利用“留白”进行写作训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无限空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