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机构 信息公告 民主管理 学习交流 社团活动 活动剪影 政策法规 咨询维权 心灵港湾 名师风采 模范标兵 党建首页
  学习交流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党群工作>>工会工作>>学习交流
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养料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燕华      来源:本站原创

 

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养料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礼实  王燕华
     这学期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12位杰出的教师,讲述了12位教师的读书成长故事。某种程度上,12位名师就是12种不同的阅读风景,或粗狂或细腻,或壮观或绮丽,或起伏跌宕或静若止水,但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震撼,一种启迪。阅读这本书我们就像跟着一个个名师一起分享读书的收获与喜悦,与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多读书能扎实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文化底蕴。
王崧舟老师说:“我们一个基本看法是,都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越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王老师的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我今年第一次教语文,当我刚拿起语文教本时,我还在庆幸,二年级还只是教简单的生字词语,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完全够了,但让我开心也就一个单元,从第二单元开始便是同学生一起进行阅读欣赏,这让我手足无措。我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们交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也是很浅显的,如何带领孩子领悟文章的优美之处和文章给我们揭示的道理成了我的心头困惑,头两节课,孩子们让语文课都是闷闷的,我也感觉到他们对我的课觉得无趣。扪心自问,自己平时虽然看书,但看的很多都是自己爱看的小说,而要想真正能给学生一堂生动有底蕴的语文课,用小说里的那些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去多看一些经典性的书籍,从那以后我开始阅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还会涉及一些理论类的书籍,慢慢地我去研究课文,我发现自己感悟得比以前深了,知道如何将语文知识传输给学生了,渐渐地学生也开始喜欢我的语文课了。学生对我的支持也成为我不断读书的动力,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像这12位名师一样,多读书多思考,一方面可以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自己向前迈进。因为读书,我们丰厚了底蕴;因为底蕴,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因为教学,我们更加体会到读书的意义。
二、读书需要实际行动,多思考,多动笔。
   王崧舟老师说:“只有全身心地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静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底蕴。”这就告诉我们读书需要多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将所读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文化,不然你只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读书就是为了让知识成为我们的底蕴,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更能体现读书的价值。吴正宪老师有句话,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吴老师的这些话告诉我们,点点滴滴,可以积少成多,善于思考,勤于笔耕,才能成为教学的有心人。
    多思考,多动笔,这中阅读方法在平时经常会有人跟我提起,慢慢地,我也将思考成为我的读书习惯。比如,我看书的时候,也会拿笔圈圈画画,在书的旁边写一些我看书时的心得体会,甚至我会把我认为一些有意义的对我感触深的话记录下来,记的越多让我觉得我得到的财富就越多。
    读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读书是与心灵对话的过程,读书是情操陶冶的过程,我们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生活的养料,为我们的不断前进做好铺垫,像12位名师那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
    附件:
版权所有: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 俄罗斯专享会官网入口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长汀南路29号 邮编:21314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