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袁琴玉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劳动教育: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毛小飞)
发布时间:2021-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琴玉

劳动教育: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毛小飞

【摘要】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对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劳动教育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对劳动教育中“劳动”概念的理解也过于窄化,我们要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如何设计劳动教育?可以从文章中的四点去着手。

【关键词】劳动教育、目的、设计

劳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几乎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最主要手段,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一环。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

一、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

但在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据调查,72%的学生认识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56.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没有最低贱的劳动,但只有6.8%的学生愿意将来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随着学段的升级,这个比例还呈下降趋势,可见,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曾经有一位老教师说过他们班两个学生的故事,正好跟劳动有关。“我曾有两个学生,他们来自相同的学校,家长也在镇上同一个单位工作,但两家的家庭教育似乎差别很大。同样是做楼梯卫生,其中一个学生是先用湿拖把将楼梯拖干净,再用干拖把抹一遍。而另一个学生拖地时有气无力,只把明显脏的地方拖一遍。我问他为什么不把每一块地砖都擦一遍,他满不在乎地说,这样就可以了。我仔细留意了这两个学生,发现他们做每一件事情的态度都和拖地一样。认真拖地的那个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人缘好,后来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参加工作以后也很受单位好评。另一个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沟通能力较差,处事马虎,参加高考时因疏忽漏填答题卡,与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

二、我们对劳动教育中“劳动”概念的理解过于窄化

有数据表明,64.7%的中小学生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70%的学生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更新观念。

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体现为教育,它是知识的躬身修行;体现于社会生产,它是创造真实价值的手段。

劳动,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它,可以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这几乎是用人的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身、心、灵三个维度上以“劳动”为施力点,并确立其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三、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孩子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

当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比如杜威和陶行知所主张的烹饪、缝纫、家用电器维修、农作物种植与培管、小制作、小发明等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学生的生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的创造力被激活,他们的生命力被唤醒。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学校朝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美好方向发展。

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们的劳动课,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而且重在教人们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推向社会,在于让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

四、劳动教育设计的四点思考

过去的劳动教育,有着浓浓的农耕文明特点,以吃苦耐劳为目标;今天的时代,要求劳动教育去直面未来的生活;国家政策要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学校究竟该怎么做?

1、以劳增智

劳动,是催生智慧的土壤。从中国古代传说的“燧人取火”到“大禹治水”,从西方科学史上的“蒸汽机”到“电气革命”,都是在劳动中不断的智慧叠加,经一代代接棒人的深耕钻研,最终形成稳健的科学与人文体系。将科学探究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学科学习,这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逻辑。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的初一年级,开展了“一日学农劳动”。活动设置了15项体验内容,如,体验挑重物的传统工具——扁担,学生先学习使用扁担的方法,掌握平衡能力,锻炼手臂力量;如,在农家院砌墙活动中,学生先了解“错缝搭接”的原则,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还有独轮车运粮、摆米字、捉泥鳅、田间一条龙、大自然拼图、认五谷,五谷画、植物盆栽……

学生在劳动中不是使蛮力就能解决问题,必须开动脑筋,寻找最优方案,团队协作共赢。

2、以劳强体

劳动和体育,是五育并举的前提与基始。劳动者挥动手臂、扬起铁锤或肩挑手提,本身就包含了运动和健美的基本方式。

在美国有一所“奇葩”学校,名叫深泉学院,学校将“劳动”直接写进了校训,学生平均每周要在农场进行超过20小时的劳动,要想成为深泉学院的学生,首先得问问自己身体素质行不行。

深泉学院有200多头牛,还有马、羊、猪、鸡等动物,学生们必须和校工一起放牛、耕种,并担任一项职务,包括每天清早四点起床挤奶、喂牲畜、驾拖拉机播种、搬木材、挖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做饭……

经过两年高频的体质强化和体力训练,深泉毕业生们才思敏捷、活力四射,

充满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随时准备着用他们超凡的能力和不俗的信念,去服务人类,去改变世界。

3、以劳育德 

中国流传千年的寓言,有着丰富的道德感召力: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既是对英雄人物力挽狂澜,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讴歌,归根到底是对劳动人民德行的礼赞。我们需要创设一些震撼孩子们心灵的劳动体验,渗透劳动公平和人文关怀的教育。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五小学刘大维老师,每学期都会组织劳动教育,其中一个“今天,我是父母”主题活动很有意思。事情源于一个学生,他告诉刘大维,他父亲每月能轻松挣到8000块钱。但真相并非如此,学生的父亲只是一名水泥搅拌工。

刘大维并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给全班布置作业:周末和父母或其他亲人干同样的活儿,并用日记写出真实感受,周一全班交流。

等到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收了一天的玉米,腰酸背痛;有的同学搬了一天的板砖,体倦肢乏……大家都真切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先前“撒谎”的同学,更是在分享时数度落泪,从男孩成长到男人,需要什么样的品性?是坦诚,是担当,是勤恳,是自信……

4、劳动教育是全人的教育 

劳动教育,应该是全人的教育。在后疫情时代,在新劳动时代,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高位面对、精心设计。当我们围绕“德智体美新”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劳动教育,应该培养孩子成为大胆而又小心、开朗而又恬静、快活而又谦恭、温和而又强悍、善于用功而又善于玩耍的人。这样的人,他既能挑粪桶又能弹钢琴,既能大扫除又能作插花,既能缝抹布也能裁绸缎,既能掏臭水沟又能奏交响乐,既能劈柴又能画画,既能打算盘又能翻经卷,既能写论文又能养肥猪,既能西装革履出席新品发布,又能穿工作服在田间割草。”学校的新劳动教育,是该做系统思考了。

愿我们的劳动课程,能够让孩子们眼前一亮,踊跃参与,积极回响,从中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拥有穿越风雨冲破黑暗的力量。您用心引导的思想启蒙,能够让孩子们心中一颤,通透澄明,全面成长,建立与天地间的心灵交换,激发他们创造未来的全部可能。

参考文献

[1]   瑀辰;劳动教育,不止于课堂[N];北京日报;2019年。

[2]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徐海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 俄罗斯专享会官网入口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长汀南路29号 邮编:21314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