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本”——我的另类中队“记事簿”
武进区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袁琴玉
【摘 要】中队是学校少先队的基础“细胞”,是队员生活、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中队要为每个队员创设有助于生命充分成长的空间,引发队员强劲的生命动力,让队员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态度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各种活动中,获得精神的丰富和生命的完整成长,书写色彩斑斓的生命华章。但是在队员渐渐步入青春期时,我们要了解到其心理和生理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他们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和视野的开阔,他们变得不再一味地盲从教师和父母的管理,而总是变得特立独行。作为辅导员老师的我们,既不能采取“唯我独尊”的压制方法,也不能过分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而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积累本 另类 心灵 沟通
【正 文】这一届队员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过来的,对他们的认知水平、思想动态一向了如指掌。但是从六年级第一学期开学一个多月以来,我发现他们明显比五年级时成熟多了,心理也复杂起来了。我们彼此之间好像存在着无形的距离,虽然对我怀着敬意,但都是那种敬而远之的神态,他们的灵魂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似的,心思游离于课堂之外,整天浮浮躁躁的,有什么想法也不和我说,我和他们的交流似乎仅限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顿时一种紧迫感在我心底萌生——这样下去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对他们自身的成长也不利啊!英国作家威尔逊说:“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是呀,要改变他们就要去理解他们,要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摸透他们的心思。如何让自己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进行零距离的沟通,让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我不断思索着。
一、投石问路找办法
本中队琳琳同学是一个羞涩、不善言谈、内心情感丰富的女孩。平时总喜欢用写纸条的方式和我交流学习、交流生活……交流中我总是激励她对自己要有自信,不断表扬她的点滴进步。渐渐地,她学习上认真、踏实了,短短的时间内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人也变得自信豁达、乐观开朗了。她的变化给我带来了解决问题的灵感,不妨给每个队员一片心灵的净土,给他们一个倾诉心语的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样不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可以对症下药了吗?于是我给每个队员发了一本作业本,起名为“积累本”。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
刚开始试行,顾及到队员的整体水平,为了这份作业不成为他们的负担,我只要求他们每天写四至五行字即可,内容自由选择。宣布完毕,仍有队员大呼小叫。试行了两周效果也确实出我意料,一行、二行、三行就交上来了,内容空洞,感情虚伪,甚至东摘西抄,敷衍了事。我找到了其中的原因——队员不知写些什么。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把优秀的作品读给他们听,归纳选材的渠道,拓展写作思路,如与同学相处的琐事,一天中难忘的一堂课、一个人、一本书、一篇课文……对某些不合理现象的建议,你的烦恼、你对中队建设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成为积累的素材。真的没东西可写,就写写当天所看的书,一句话,一篇文章都可以,但重点要写自己看书后的感受。慢慢地,队员所写的内容丰富起来了,有真情实感了。从一本本“积累本”可感受到孩子们已慢慢把自己的精力、思想集中到提高自身学习、关心中队集体等事务上来了。如:
例一:小杨是我中队的中队长,各方面都挺优秀的的,就是在中队管理的过程中有点“偏心眼儿”——跟自己要好的同学犯了错误就忽略不计,对不听话的队员会变本加厉地“惩罚”,这样一来就自然引起了“公愤”,队员们私底下都在悄悄议论,甚至有队员塞纸条给我告状。发现问题后,我主动找她谈话,通过坦诚的交流,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慢慢地放低自己的姿态,变得心胸开阔,去走近队员们的身边,做事有主见了,自信了,而且工作有法,善于创新了。
她曾在积累本上写道:“袁老师:我能和你商量一件事吗?在我出去比赛期间,琳琳同学代我做了两天组长,她说她代做了两天组长感到很快乐,虽然有点累,却累得值得。所以我想把组长的位置让给她,让她也锻炼下自己的工作能力,袁老师,您看行吗?”第二天,小杨同学又提议道:“我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让我们小组的队员全都轮流做小队长,这样能让我们小队的每一位队员都有锻炼管理能力的机会,也能让队员体验一下小队长的辛劳,以后作业快点做好,就不要小队长辛苦地催了。”
除此之外,从她的积累本可看出,她还在不断地改变着身边暂时落后的队员,及时向我反映中队管理中出现的情况,自己学习上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也一一向我倾诉,寻求解答。
例二:“今天,我翻了下以前写的积累本,我发现,我现在写的字进步了,而且内容也丰富了,也有一定深度了,老师每次都会认真地给我写评语,我看了也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进步了,我也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了。我体会到班里的竞争味了,队员们都在暗暗较劲,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落后的。”——小曹同学
例三:“袁老师,我每次看到您在琳琳的积累本上写了许多的话,我看她自信阳光多了。您能不能也帮我多写点,指出我的不足,我也会努力的。”——小朱同学
例四:“袁老师,我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妈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我该怎么办?是不是我表现好一点妈妈就会回来?老师您能帮我想想办法吗?”——小李同学
…………
翻开“积累本”,你可以发现许多队员敞开心扉,和同学分享喜悦,也把自己内心中的哀愁袒露出来,期待同情和理解。一篇篇文章,就是一颗颗心在交流、在碰撞。这里有“志同道合”,这里也有“针锋相对”;这里可以倾诉淡淡的哀愁,这里也可以抒写深深的思念……哪天我没说要写积累本,他们自然而然会问:“今天要写积累本吗?”我也总试探着他们问道:“你们说呢?”绝大部分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答道:“要。”再后来,写积累便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因为这里是放飞心灵的乐园,这里是让思想自由驰骋的天地……
三、层层涟漪在荡漾
“积累本”犹如在队员的心湖里投下了一枚石子,掀起了层层涟漪。它让队员团结了起来,共同交流、讨论,学会了合作。有的发自肺腑道:在写积累本的过程中,进行着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在努力改变着自己。有的写道:积累本让我不好意思再拖拉作业,因为拖拉,不仅仅只是影响自己,还会“牵连”别人……更可喜的是许多队员思想的变革——爱上“积累本”了,如果说一开始的写是为了交差,那么到后来则是心甘情愿的了,因为“积累本”真的让他们受益无穷。同时,我的教育管理目的也就顺理成章了。它像水面上的缕缕清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沁人心脾;它又像击水的石子,在湖面荡起层层涟漪,让人赏心悦目;它更像行舟的竹篙,直指湖心,让人的心灵向思想更深处漫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巧用“积累本”这本特殊的中队记事簿与队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远比平时那些空洞、枯燥、乏味的说教更容易走进队员的心灵,一本本“积累本”使队员把我当作了知心的朋友,也成了师生心灵交流的最佳通道。我觉得我和队员之间心灵的接近,只是在于成功地抓住了最佳的教育时机,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