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另外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明确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实物投影简单介绍文笔塔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了文笔塔的历史,知道了文笔塔的高度。那么,文笔塔的高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通过学习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二、学生活动
(1)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2) 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3) 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4) 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5) 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6) 在图中,梯子和哪个更陡?你是怎样判断的?你有几种判断方法?
三、小组合作交流
如图,小明想通过测量及,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但是小明在具体操作中发现:要测量的长度,要爬到梯子的最高端危险并且复杂,你能站在地面测量就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吗?
因为∽
所以
如果改变在梯子上的位置呢?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由于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以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因此我们有如下定义:
如图,在Rt△ABC中,如果锐角确定,那么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便随之确定,
这个比叫做的正切(tangent),记作,即
.
注意:
1.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2.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3. 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是锐角的正切.
思考:1. 的正切如何表示?它的数学意义是什么?
2.前面我们讨论了梯子的倾斜程度,课本图1—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有关系吗?
[生]1. 的正切记作,表示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
.
2.我们用梯子的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刻画了梯子的倾斜程度,因此,在图1—3
中,梯子越陡,的值越大;反过来,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四、例题讲解
[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
分析:比较甲、乙两个自动电梯哪一个陡,只需分别求出tanα、tanβ的值,比较大小,越大,扶梯就越陡.
解:甲梯中,
tanα= .
乙梯中,
tanβ=.
因为tanβ>tanα,所以乙梯更陡.
[例2](先介绍坡度)
所谓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或坡比),
所以斜坡的坡度就是坡角的正切,坡度越大,斜坡越陡。
(投影):小明沿山路爬山时,他发现,每走山路实际升高。则该山路的坡度是多少?
解:在中,, ,
山路的坡度为
答:山路的坡度为。
五、课时小结
本节课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经历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得出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确定之后,它的对边与邻边之比也随之确定,并以此为基础,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了.
接着,我们研究了梯子的倾斜程度,工程中的问题坡度与正切的关系,了解了正切在
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Ⅵ.课后作业
1.习题1.1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