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严红仙初中政史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文章内容
《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策略的研究》(严红仙)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严红仙

《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策略的研究》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严红仙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党提出来的战略方针和目标。 而中小学法治教育则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奠基工程、 希望工程, 其成效在根本上决定着我们国家明天的民主法治状况。 中学生属于青少年群体, 是国家的未来, 正处于人生观、 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 引导和帮助, 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成为国家好公民。

1 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当代大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有所提高, 但仍较为薄弱;(2 法律知识的有效学习不足;(3)“知”“行” 脱节较为严重; 4 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大部分学生认为“知法” 未必就会“守法”, 知法不等于守法, 知法还必须主观上愿意守法并付诸行动才有可能守法。 主观上是否愿意守法取决于个人的道德品质、 价值观念和个人对社会的认识。 在个人行为中,“守法” 不是必然选择, 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是否犯法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而不是取决于“知法” 的程度, 认为名利是诱发人知法犯法的主要原因。可见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也反映出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功利思想。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都有爱憎分明的态度,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过明知故犯的经历, 少数的学生还经常有,可见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差, 要使中学生既能知法又能守法, 还有赖于法制教育的持久深入以及加强对中学生的意志、自控力的锻炼和培养。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知”和“行” 脱节、 法的观念和法律行为不统一的现状比较严重。在对法律行为的实践:学生在碰到违法犯罪现象时的反应, 从学生的选择可见,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正义感, 能想到借助警方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 但也看出学生“明哲保身” 的倾向很明显。 虽然我们不鼓励学生和违法犯罪分子发生正面冲突, 提倡要智斗, 因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漠视。这反映出学生在维护社会正义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懦弱, 这也反映出学生追求理想和付诸于行动之间的差距。总之,大部分法律素养较为缺乏,部分学生犯罪问题触目惊心,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 频繁发生的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使我们意识到快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学校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推卸的职责。学生的法律素养也直接影响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程度, 因此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在此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基本义务,也是作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学生的起码条件。近年来,在学生中也发生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懂法或者法制观念淡薄。学习法律基础课后,分清了什么是合法行为,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法律学习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有助于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方针,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以法律己,真正做到学法、知法和守法。 同时,学习法律基础课,也是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有些学生由于不懂得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私了,或者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结果不但自己的合法权益未得到合法维护,反而受到了损害。学习了法律基础课,知道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当你的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著作权、人身权等受到非法侵害时,你就可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到法院去告状,请求法院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而不再去用非法手段解决有关问题或私了 再有,学习法律基础课也是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目前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虽有好转,但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危害和损失,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也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不安定,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要实现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仅仅依靠政法机关的专门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学生将来也应起积极作用。但是,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光靠勇敢和良好的动机还不够,还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课,有助于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因此,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法律基础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科学内涵及其关系,自觉地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加深对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完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培养四有人才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而且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明确地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提出来。市场经济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它必然是法治经济和诚信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经济秩序运行机制要靠法律和道德来加以规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逐步加强,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尽快提高运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这对于在新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重要来源,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就不可能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用法律思维来思考和解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大学课堂的有利条件,认真学习法律基础课,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争取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律基础课正是通过传授法学基础理论和有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并深入钻研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学生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法律基础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因此,培养初中生法律素养的必要性可以概括为四个“需要”: 第一,中学生自身发展需要; 第二,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 俄罗斯专享会官网入口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长汀南路29号 邮编:21314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