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建设 活动经纬 且行且思 他山之石 家校互动 荣誉之窗 网站首页
  荣誉之窗 更多>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网页>>且行且思>>WORD电子文稿
四6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卜建英)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卜建英      来源:原创

四(6)班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如果能够建设积极健康并为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班级文化,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 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根植在全体学生的心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 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的情感。我利用一年次的校运会、足球赛、跑操比赛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懂得每一 个人都应为班集体出一份力。在活动中,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

3. 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班级活动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艺术大赛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起很大作用。我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类是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联欢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也是班级文化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营造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教育氛围。班级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

我认为,首先要将教室布置得新颖独特,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明的学习环境。我班设计了以下版块:

(1)墙报风采栏。 我利用班级后面的墙报,充分展示班级学生的风采。我把墙报分为三份,除去红十字会专栏,另外两部分一部分展示我们向日葵班的班级口号和班训、集体照,让学生有自豪和归属感。另一部分则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布置,主要展示孩子们自己的绘画、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学生的风采,树立榜样。

(2)前面黑板报旁我我设计了一个“班务栏”。用浅色彩纸做底色,然后把课程表、值日表、班委会成员表贴在里面。

   (3)前后黑板旁边边我设计了卫生角和图书角。充分利用书籍,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在读书中迅速增加学生们现在的知识存储量,使学生精神境界提高新的层面,在书的世界里,他们将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悠久文化底蕴的教育,他们会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以文明著称的大国,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读书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大海,像一颗种子投入了肥沃的土地,像一颗小苗沐浴着阵阵春雨。在书的滋润中他们伸腰展臂茁壮成长。

这些无声的事物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可使学生处处受到感染和熏陶,构成一种教育和教学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增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热情。

、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文化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对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引起重视。我主要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例如:制订班规班训、班干部要求、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勤等规章制度来保证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引导学生在正确的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在班级制度的约束下使得班级文化氛围在学生行为上得以具体体现。同时,通过班主任的教育、班干部的带动、班训的指引,努力在班级中塑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带动广大学生一起进步。

总之,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心,班级文化建设因而显出其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上好这门隐形课程。

  

版权所有:294俄罗斯登陆官方 - 俄罗斯专享会官网入口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长汀南路29号 邮编:21314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